22.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 请 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23.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等级制度越加严格 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 C.皇权不断加强 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 24.清嘉庆皇帝说:“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行省制的推行 B.丞相制度的废除 C.内阁地位的上升 D.军机处的设立 25.清朝由军机处直接寄发的有关机密重务的皇帝谕旨称为“廷寄”。下图是清代“廷寄”图,对此正确的说法是 A.这张廷寄出现于康熙年间 B.廷寄的内容是由军机处决策的 C.廷寄的出现是专制皇权加强的表现 D.为了保密廷寄只能用满文书写 26.西汉汉成帝在诏书中以“辅翼国家,典领百僚”来概括丞相的权力,丞相一方面要辅佐天子,另一方面还要统领百官。下列朝代未曾设立过宰相(丞相)的是 ①秦朝 ②唐朝 ③明朝 ④清朝 A.①② B.③④ C.③ D.④ 27.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工部尽速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部门执行。这种制度最可能出现在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28.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元朝的行省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D.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 29.关于传统节日的纪念活动是历史传承的方式之一,每逢节日,文人墨客也竞相挥毫,留下许多诗作。下列诗作中与中秋节相关的是 ( ) A.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B.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C.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D.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30.“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土地。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政治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强调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31.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作出应战决定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元老院 D.民众法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