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炼一中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2.“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该材料反映的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信息包括 ①分封制 ②等级制 ③君 主专制 ④宗法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在孔子看来,夏商周三代制度的关系是 A.完全相同 B.互相冲突 C.继承发展 D.相互借鉴 4.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 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 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与分封制相比,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皇位世代相传,以稳固“家天下”的基础 B.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D.为提高权威而神化皇权 6.唐朝将秦汉以来的一相制变为多相制的实质是 A.强化君主专制 B.减少决策失误 C.提高行政效率 D.笼络科举世子 7.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B.扩大的元朝的政治版图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D.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8.明朝内阁制度的创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地方职能的健全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中国社会的进步 D.君主专制的强化 9.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C.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 10.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是在 A.明太祖时期 B.皇太极时期 C.康熙年间 D.雍正年间 11.“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这表明古希腊广大公民群众空前高涨的群体意识,民主政治进人巅峰。这种局面出现在 A.伯利克里时期 B.庇西特拉图时 C.梭伦统治时期 D.亚历山大时期 12.希腊文明勃兴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A.大河流域 B. 重叠的山峦与海洋 C. 大 陆 D.中国文化影响 13.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征是 A.小国寡民 B.长期混战 C.文明程度高 D.血缘关系密切 14.对梭伦改革的评述,错误的一项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 C.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 D.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15.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