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这种基本模式对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死徒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 ——《孟子•藤文公上》 材料二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圆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颜氏家训》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描述的是哪种土地制度?这种土地制度出现于什么时期? (2)材料二中描写的是哪种经济模式?为什么说“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3)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两种经济形式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由材料一到材料二经济形式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3.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有哪些?出现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单元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B 5.B 6.B 7.C 8.C 9.B 10.C 11.D 12.C 13.B 二、非选择题 1.(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2)这种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也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由于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2.(1)①“井田制”。②周朝。(2)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②因为家庭生活所需要的粮食、衣服、果蔬、肉类,以及住房、工具、燃料、照明等物,都是自己劳动经营所得,无需向外所求或到市场交换。(3)①材料一是土地国有制,材料二是土地私有制。②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导致大量私田出现;各国统治者为了增加收入,相继进行税制改革,对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变起到了促进作用。 3.(1)特点:店铺可随处开设,早晚都可经营;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出现专业性和节令性等不同类型的城市;使用纸币“交子”;设置榷场开展边境双边贸易;重视海外贸易。(2)原因:两宋时期与西夏、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战事、赔款等造成财政紧张,需要商税来补充;商业自身的发展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南宋与金对峙的形势和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推动了海外贸易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