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开沅《辛亥革命史》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修订版 材料二 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不久的《<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中说:黄花岗起义之后,“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是所至嘱。”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师参考书 材料三 为迎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2010年12月4日,由共青团湖北省委员会、湖北省学生联合会主办的首届湖北省中学生演讲比赛决赛在华中师大一附中一号报告厅举行。大赛以“迎辛亥百年,抒爱国情怀,展学子风采”为主题,来自全省各地的青年学子们在演讲的字里行间无不表达了强烈的缅怀英烈、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怀。 ——摘自华中师大一附中校园网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广义上的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完成下表。(7分) 序号时间事件序号时间事件 11894年21905年 31911年4月41911年10月10日 51912年元旦 61912年2月12日 71912年春 (2)材料二中孙中山为什么说“大革命以成”,而后来却又说:“革命尚未成功”呢?(4分) (3)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今天我们青年学生纪念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28、(12分)今年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4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少到不能再少,根本谈不上国际地位。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就是摆脱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大大改变了世界的政治地图,鼓舞并支持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 通过有步骤地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包括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控制权,中国人、中国这个国家就在世界面前站起来了,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的国际地位就确定了。这是整个中国近代史上所有志士仁人所梦寐以求的,“是一百多年来旧中国的政府所没有做到的”。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还表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战争。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经济十分落后,仍然不在强权面前低头,终于把美国逼到谈判桌前。一个落后的国家与世界强权国家相抗衡,全世界都另眼相看。这在近代旧中国是绝对做不到的。 ——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准则,积极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独立自主的大国形象赢得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力支持。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摘自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材 材料三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权问题的议案表决一览表 会次赞成票反对票弃权票备注 第15届联大344122 第16届联大374819 第20届联大474620首次超过反对票 第25届联大514825 第26届联大763517即2758号决议 ——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原因是什么?(4分) (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2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回答,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什么意义?(6分) 第二部分:材料题(共计52分) 25、(14分) (1)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4分) 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4分) (2)时间:90周年;(1分)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1分) (3)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3分)挫折: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治的践踏。(1分) 26、(13分) (1)公元前7世纪他不能在任何机构任职;(2分)因为战神山议事会由贵族控制,且公民大会无实权。(2分)公元前6世纪,他只能担任陪审员;(2分)因为他是第四等级,在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中只享有选举权。(2分) (2) 战神山议事会的权力在公元前6世纪逐渐被削弱,其部分职能被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所取代。(2分)原因是梭伦改革的结果。(1分)反映出雅典贵族政治逐渐被民主政治所取代。(2分) 文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