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福州高级中学第一学期考试试卷(5)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1》
    (3)依据材料四分析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5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的改善产生的影响。(2分)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苏联威胁中国北方;完成祖国统一的需要。(5分)
    影响:促成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2分,任答对2点给2分,总分不超过2分 )
    材料五 1990年—2006年,中国中国累计参加联合国14项维和行动;2000年出席联合固千年首脑会议;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4)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有何新发展?(2分)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分,任选2点,总分不超过2分)
    (5)上述史实反映了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由此,你得到什么认识?(2分)
    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必须符合国家利益;外交政策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2分)
    33. (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余相信美国之政策旨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1947年3月)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
    材料三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冷战政策的哪些内容?(3分)指出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目的。(1分)
    内容: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分 )
    目的: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称霸世界。(1分 )
    (2)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它意味着什么?(1分)
    1955年苏联和东欧结成华约组织(1分 ),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或意味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1分 )
    材料四 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
    (3)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括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撼动”“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有哪些?(4分)
    力量: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 、中国的发展、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4)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1分)
    趋势: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1)
    第II卷
    三、单元选择(共3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34.中国近代有一不平等条约规定:“凡英民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处投禀,,事官先行查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该条款规定,使中国丧失了什么主权
    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 C.关自主权 D.司法主权
    35. 某班级同学在讨论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时,有一个同学认为《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小林同学马上进行反驳。小林反驳的观点正确的是①两者内容不同 ②两者所设想的目标不同 ③两者的社会经济主张不同 ④两者实施的结果不同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6. 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到:“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但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道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把总。”这段描写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A.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成功 B.中华民国成立
    C.辛亥革命后一些封建官僚投机革命 D.袁世凯夺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
    37.《历史学家眼里的毛泽东》中记载:“红一方面军将士的浴血奋战,中央高层的开明、务实,与各部队首长强烈要求改变被动型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的改组中央和军事指挥机构,是会议成功的诸要素。”以下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A.提出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B.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D.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38. 20世纪30 年代,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暗喻这两件事件的是 ①铁流两万五千时,各路大会师 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9. 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由藏族公民担任。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1954年以来,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困难,援助西藏建设了62项工程。这表明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的政策和原则是
    A.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 D.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政治平等
    40.“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1980年邓小平的这一讲话,强调了
    A.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B.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C.改革开放重要性
    D.必须进行依法治国
    41.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①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②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③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④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去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42.公元前594年的一个清晨,雅典执政官梭伦在众人的注视和期待下大步登上讲坛,他径直走到一个大木框前,将木框中的木板翻转过来,刻在木板上的新法律条文呈现在人们面前一“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所有债务全部废除。”这就是“解负令”。“解负令”颁布后,得益最多的是当时的
    A.雅典贵族 B.雅典的债务奴隶 C.雅典平民 D.被征服地区的人 4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所确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的权力 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C.宪法没有赋予议会立法权 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44.“无产阶级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到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夺取国家政权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无产阶级掌握政权 D.夺取生产资料
    45.眼前的这块柏林墙遗迹恰好放置在两辆坦克之
    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之间战争频繁
    B.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C.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D.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
    46.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二战后能够在曾经被原子弹摧毁的战争废墟中迅速崛起并成为经济超人的主要原因是①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②充分利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③美国大力扶植④重视科技和教育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7. 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性组织的建立 B.重要国际会议的协定
    C.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D.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48.下列是一组欧洲政治形势图,从中可以得到的最佳主题应是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欧洲共同体
    A.国际格局形成后的产物 B. 由国际战争形成的欧洲政局
    C. 法德矛盾尖锐的结果 D. 欧洲由对抗走向合作的趋势
    四.非选择题(20分)
    4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里克利
    (1)依据材料一,归纳伯里克利阐述了民主制的什么特点。(2分)
    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人人平等地参与国家政权)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或重视才能。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和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成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权利法案》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主要取得了什么权力?(2分)该法案的实质是什么?(4分)
    权力:立法权。(2分)选举权;言论自由权。
    实质:用法律的形式限制王权(2分),确保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2分)。
    材料三 美国联邦政府组织结构图
    请回答:
    (3)材料三在权力结构中体现的原则是什么?(2分)指出美国的权力中心在哪里?(2分)
    分权与制衡原则(2分)。 中心:总统(白宫)(2分)
    (4)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英国和美国的政体名称分别是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要指出美国和英国政治体制有何相同点?(4分)
    名称: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2分);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制(2分)。
    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2分);同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政体(2分);本质上均为三权分立的近代国家政治体制(2分。任答2点给4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