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国共关系试题及答案(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台湾《中国导报》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解决台湾和大陆关系问题上的办法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2)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是什么?后来又有何发展?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下面表格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你根据所给信息,完成下表:
    大事件主要领导人革命性质主要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沉重地打击了清
    朝的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孙中山
    南昌起义周恩来、贺龙新民主主义革命
    (3)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大事件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 1.C 2.C 3.D 4.B 5.B 6.D 7.B 8.A 9.C 10.C 11.D 12.D 13.C 14.D
    15.D 16.C 17.B 18.B 19.B 20.C
    21.(1)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签订《马关条约》。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人民解放战争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井冈山或者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3)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左”倾错误的领导。到达陕北,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从此揭开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篇章。
    (5)鸦片战争。一国两制构想。
    22.(1)材料一蒋坚持反共,准备反攻大陆;材料二中周主张平等协商,和平统一。因为蒋代表反动腐朽的国民党政府,周代表人民政府。
    (2)平等会谈。后又提出“一国两制”。
    (3)中华民族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只要双方都摒弃前嫌,以民族利益为重,总能达成共识。两岸关系的改善,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民族的全面振兴,一定能够实现!
    23.(1)主题:外争独立,内争民主(或独立与民主)。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太平天国运动:革命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辛亥革命: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主要历史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南昌起义:主要历史意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开始。
    (3)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主和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避免了中国沦为殖民地社
    会;不同阶级的革命斗争是推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不断深入的动力;农民阶级、资产阶
    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中国民
    主革命的任务。(任答两项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