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国共关系 一、选择题 1.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此文章发表的背景是 ( ) A.德国强租胶州湾 B.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C.巴黎和会决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交给日本 D.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妥协卖国 2.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迅速生成”。以下各项反映了材料中说法的是 ( ) ①“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②运动规模从北京扩展到全国 ③学生、工人、市民广泛参加 ④体现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2010年5月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题为《五四运动不是历史的回声》的文章说:从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角度来审视90年前的五四运动,我们可以说,“五四”并不是历史的回声,它依然“活”在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奋斗中。主要是指“五四运动”( ) A.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B.是一场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是激励中华民族腾飞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 4.1923年共产国际指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是必须的……但中国共产党无论如何不应在这些活动中隐藏自己特殊的旗帜。这里“特殊的旗帜”指 ( )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C.武装斗争的革命方针 D.革命统一战线方针 5.“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式、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这是小明同学看过毛泽东诗集选后的摘录,请你判断上述摘录的内容所属的历史时期是 ( ) A.国民革命运动 B.国共十年对峙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7.毛主席说:“1927年到1936年,中国共产党实行了彻底改革土地制度的办法,实现了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下列有关土地革命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八七会议上确定了要开展土地革命 B.土地革命推翻了私有制,实行公有制 C.没有土地革命,革命根据地就不能巩固 D.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中心内容 8.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中共中央驻地有着“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的变化,它也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下列相关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从上海到瑞金,有利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从瑞金到延安,有利于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 C.从延安到西柏坡,反映了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变化 D.从西柏坡到北平,反映了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转移 9.电视剧《亮剑》成功地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下图是该剧中人物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