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6.“断发易服”、“废止缠足”主张始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鸦片战争 47.光绪皇帝得到外国人进献的某样贡品,经常在皇宫大内玩耍,溥仪为了它派人踞平了宫殿里的很多楠木门槛。请问这会是什么贡品 A.滑板 B.旱冰鞋 C.自行车 D.摩托车 48.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铁路建设出现了快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辛亥革命的影 C.收回利权运动的蓬勃发展 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49.下列关于中国传播媒介的“第一”,完全正确的是 ①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是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 ②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报纸是1873年在汉口创办的《昭文新报》 ③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广播电台是1926年创办的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④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中央电视台 ⑤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在1993年正式开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50.下列生活场景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鸦片战争后,一些买办开始穿起了西装 B.辛亥革命后,男子普遍都穿上了西装 C.民国成立后,青年男女普遍可以自由恋爱、自主婚姻 D.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服仍普遍受到国人的青睐 唐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卷Ⅱ(综合题共15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51题8分,第52题7分,共计15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51.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1872年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锅炉机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出现了新的现象,该现象产生的途径有哪些?(6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有什么特点?(2分) 5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7分) 材料:“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并题词 简述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步骤和格局特点是什么? 唐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共计85分(1-15题每小题1分, 16-50题每小题2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BDACCCBDAC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DCABDACDAD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DABBCADCAB 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 答案AACCCDBCBA 题号41424344454647484950 答案DCACACCCDA 二 综合题(共计15分) 51.(8分)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途径有: 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 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 ,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6分) (2)发展缓慢、曲折,(1分) 在19世纪90年代和20世纪初出现了两个发展高潮。(1分) 52.(7分) 对外开放的步骤: (1)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分) (2)1984年5月,开放大连、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福州、广州、北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1分) (3)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分)同时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分) (4)1990年4月,开放上海浦东,提出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1分) 格局特点:到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