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清代康熙年间,推进瓷生产技术提高的工艺发明是 A.青瓷工艺 B.白瓷工艺 C.釉下彩绘工艺 D.粉彩瓷器工艺 21.宋代的“市”,突破了以前的限制,表现在 ①封闭在政府规定的范围内 ②分散于宅屋之间 ③不允许设“市”的城郊和乡村出现了“市”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宋元时期,我国海外商运发展迅速,商品远销 ①东亚 ②南亚 ③西亚 ④北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3.在我国古代,据说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区段“地值寸金”的城市指的是: A.上海 B.苏州 C.杭州 D.汉口 24.对重农抑商政策理解错误的是 A.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目的是为打击富商大贾,维护农民利益 C.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 D.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阻碍新的经济意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 25.从经济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井田制的瓦解 B. 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C.苏州丝织业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现象 D.封建地租的盛行 26.以下是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统计资料(1872~1913年) 该材料不能说明 年代商办官办或官商合办外商企业 设厂数资本(千元)设厂数资本(千元)设厂数资本(千元) 1872-1894年534697191619610328000 1895-1913年463908018628469136103153 A. 19世纪7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官僚资本 B. 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C. 甲午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D. 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 2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其所创办的企业大多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原因在于 ①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 ②地理条件优越,便于海外贸易 ③最早开埠通商,自然经济瓦解迅速 ④清政府重视,贸易政策优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8.1866年创办的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俱用华人”,但其自身的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发动机系英国造”。后来,它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它的发展历程说明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获得了显著的发展 B.民族工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困难重重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独立的发展 29.右图人物是清末状元,曾任中华民国农林、 工商部长。他主张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 等一系列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成为中国近代 民族工商业的楷模。他是 A.张謇 B.陈启沅 C.周学熙 D.荣德生 30.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其中对2、3、5、6处的说明,正确的是 A.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形势逆转、下降 B.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曲折发展、萎缩 C.进一步发展、迅猛发展、再创辉煌、下滑 D.艰难起步、进一步发展、萎缩、陷入绝境 31.唐山启新洋灰公司是民国时期最大的民营水泥企业,1934年前最高产值达27万吨,此后产量严重下降。1947年仅16万吨,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下降的原因有 ①自身产品竞争力差 ②官僚资本的侵夺 ③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 ④残酷的战争环境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2.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贸,那才能救国!”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政府提倡使用国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