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20.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①农业合作化运动②大跃进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④ 21.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 A 西装 B长袍马褂 C旗袍 D中山装 22.北方地区传统的四合院式建筑(见右图)反映了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②带有家长专制的特征③农民安居乐业的思想④商业发展的滞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23.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年份人力车马车轿子马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 1889698454491100000 19261460000034591943764172922 ①交通工具种类增加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③公共交通有一定发展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①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 ②政治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③人们的民主观念有了某些增强 ④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5.“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②开阔了民众的视野③大大丰富了下层民众的精神和物质生活④进步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A.①②⑧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8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三 (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未也。今若干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个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