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A.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2.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所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有: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夫妻恩爱,其乐融融 ④具有必要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陕西安塞民间剪纸 河北民间剪纸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从材料中推断,我国古代大规模修水利应始于 A.夏、商时期 B.战国、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4.在某次青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之辞。如果外国参观者向你咨询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在何时进入繁荣时期,你应该回答: A. 新石器时代 B. 商周时期 C. 秦汉时期 D. 魏晋南北朝时期 5.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在该船上发现的是 A.青花瓷 B.铜钱 C. 白瓷 D. 唐三彩 6.《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7.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徽人在苏州镇抚司衙门之前兴建徽郡会馆,后又在阊门外上塘街建新安会馆。同治年间,在南显子巷再建安徽会馆。苏州府属各城镇还有一些徽人的会馆。据此可知 A.清朝时期徽商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商帮 B.徽商的形成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果 C.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太平天国运动时徽商为躲避战乱大量移居苏州 8.读《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包括 ① 农业税相对稳定 ② 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③ 商品经济发展 ④ 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9.清人陶煦在《租核•推原》中写道:“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重农抑商政策 B.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D.商品经济的繁荣 10.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 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世界知识画报》2004年第一期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图: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西欧人首次横渡太平洋远航至马六甲附近时的巨大木船,尽管经历沧桑依然保存完好。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艘船最有可能属于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1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地主阶级衰落 13.新航路开辟后,先后有些国家成为贸易强国和殖民强国,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 B.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荷兰 C.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 D.意大利→葡萄牙→荷兰→英国 14.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以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这段话表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