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学校第二学期考试试卷(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A.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得到了发展
    B.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导致了这一时期的发展
    C.陈启源(沅)在这一时期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
    D.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17.《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18.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民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洋布、洋棉美观耐用,价格便宜 B.中国关税低有利于外国商品倾销
    C.中国手工业纺织无法与外国的机器纺织抗衡 D.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各地自由经商
    19.对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外商企业的刺激 B.由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
    C.由政府企业分化出来 D.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20.清朝政府谕令“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表明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一政策的调整是在    ( )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战争之后 D.辛亥革命之后
    21.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包括
    ①美国商品的涌入 ②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③官僚资本的压迫 ④繁重的捐税负担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正确的是
    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
    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
    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
    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
    23.“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腾空而起。”这则报道可能发生在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B.“大跃进”运动期间
    C.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D.杂交水稻推广后
    24.我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 B.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5.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26.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