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学校第二学期考试试卷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洋河实验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答案请填涂在答题卡上)
    1.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
    A.朝鲜战争的结束 B.杜鲁门主义的出笼
    C.两个德国的出现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2.下图《眺望柏林墙的那一边》反映了“冷战”导致的
    A.德国的分裂
    B.朝鲜半岛的分裂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古巴导弹危机
    3. 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A. 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军事集团 B. 一个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C.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D.两大阵营各自形成的军事集团
    4.“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表明
    A. 美苏争霸趋于缓和 B.苏联无力与美国争锋
    C.美国反应软弱无力 D.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①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②支持联邦德国崛起 ③出兵朝鲜 ④成立北约组织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6.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反映了
    A.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影响力扩大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起平坐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 D.发展中国家放弃了彼此间的合作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是( )
    A.重视教育 B.以传统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C.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D.坚持内向性经济发展战略
    8.“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 ①缴纳租税的需要 ②商品交换的需要 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9.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
    A.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运用 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C.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D.能使用水排鼓风冶铁
    11.《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
    ①人烟稀少 ②耕作技术落后 ③商品交换不发达 ④贫富分化的程度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12.“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一著名诗句描绘的是    ( )
    A.白瓷 B.粉彩瓷 C.青瓷 D.青花瓷
    13.假设你是唐代的一位商人,在长安做生意,你不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 )
    A.出售在草市搜罗的地方土特产品 B.在夜市里卖唐三彩
    C.在居住区开的丝绸店里卖衣料 D.必须接受政府管理
    14.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和“海禁”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封建统治 B.限制工商业发展
    C.保护农耕经济 D.防范“外夷”入侵
    15.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A.是中国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 B.与西方国家入侵无关
    C.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摧残了资本主义萌芽
    16.分析1912-1922年《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情况》,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