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四地六校联考 2010-2011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均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 1.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其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佛教的广泛传播 C.封建统治者实行愚民政策 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2.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精美的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粉彩瓷器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3.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 ①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 ②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③是当时商业经济发展的写照 ④打破了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D.③④ 4.西汉初年,政府曾经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景帝时期,更是明确指出:“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这表明,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是 A.重农抑商B.工商皆本 C.农商皆本 D.重商抑农 5.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6.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解体的含义是( ) A.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B.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C.自然经济被近代企业取代 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7、荣氏家庭的保兴面粉厂在开办起来后,却遭到当地保守势力的阻挠,说工厂的兴建破坏了“风水”,将官司打到县衙。这件事表明( ) A.清朝是一个没有民主法制的政权 B.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封建势力排斥一切新兴事物 D.资产阶级实业救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8.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未能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未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B.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低 C.资金少,技术力量弱 D.近代社会形态的制约 9.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乡居民都要凭票购买棉布(见右图)。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曾长期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上述政策的变化表明( ) ①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 ②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 )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③都提出要改革开放 ④这两个会议具有一定继承关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1、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 期是因为实行了( ) 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2.江泽民说:“‘引进来’与‘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起来。”对于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