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 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 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 D. 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9. 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B. “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 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20.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遭到最严重的挫折和破坏是在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1.在一篇文章中描述说,“一家一口人,一个劳力每天供应1斤粮食;如果一家五口人,也是一个劳力,同样也供应1斤粮食,不够吃,就得挨饿,谁也顾不上谁。”下幅哪一图片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 A.分地喜洋洋 B.跃进大炼钢 C.土地要承包 D.建设新农村 22.“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开展“大跃进”运动 2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征是 A.分田到户 B.包产到户 C.互助合作 D.发展乡镇企业 24. 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 1954年,李建国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 B. 1958年,李建国放学后,上山砍柴参加大炼钢铁 C. 1976年,李建国参加粉碎“四人帮”的庆祝活动 D. 1979年,李建国的舅舅回国,来到深圳经济特区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工厂 25.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出现了许多词汇,并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下列哪一组词汇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A. 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 B. 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 C. 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 D. 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 26.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B.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27.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共十四大什么内容直接相关? A.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决定设立深圳、珠海、厦门为经济特区 28.对下面四幅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男人由穿长袍马褂到着西装打领带再到着中山装 B.男子服饰的改变受西式服饰的影响 C.女性穿着经过改良后的轻便、简洁的旗袍 D.洋装取代了传统服服饰 29.下列图片资料中属于近代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是 A B C D 30.“别墅”在一定程度上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早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区就开始出现这样的新式住宅,其还用“新村”、“花园”等命名。它们应是 A.典型的四合院 B.中西结合的建筑 C.完全欧化的建筑 D.外国人集中居住的地区 31.“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是在 A. 鸦片战争后 B. 辛亥革命后 C. 新中国建立后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32.民国以来,从跪拜作揖到点头鞠躬、握手的礼节变化主要反映了 A.资本主义经济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 B.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对西方文化的崇拜 D.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侵略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第33题14分,第34题20分,第35题18分。共5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