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汇文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复习试卷四(历史) 一、选择题 1. 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 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2. 标志中国古代耕田农具基本定型的是( ) 3. 电视剧《乔家大院》艺术的再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精神。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 ) A徽商 B.闽商 C.粤商 D.鲁商 4. 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根本原因是( ) A.分封制的瓦解 B.生产力的发展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5.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 ) A.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城市 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制瓷行业中出现很细的技术分工 D.纺织行业出现由“机户”开设的机房 6. 有人说:“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天主教开始冲出欧洲,走向世界。”这句话说明葡萄牙、西班牙支持开辟新航路的目的之一是( ) A.掠夺黄金 B.掠夺原料 C.开辟海外市场 D.传播天主教 7. 下列航海家中开辟了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是( ) A.Columbus B. Magellan C. Dias D.DaGama 8. 新航路开辟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 B.便利了欧洲殖民主者开始疯狂的海外殖民掠夺 C.证明了地园学说的正确,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9. 1851年5月1日,世界首届博览会在英国召开,展示内陈列了约14000家厂商的产品,,其中英国约占了一半,英国人民为自己的国家而自豪。这种“自豪”源自于( ) A.工业革命的成就 B.海外殖民地的扩展 C.参展国家多 D.参展品种多 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是( ) A.扩展的工业革命 B.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垄断组织的出现 11.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着表明( )①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②资本主义制度优于封建制度 ③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④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 下列企业中最能体现洋务运动初衷的是( ) A.开平煤矿 B.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发昌机器厂 13. 观察下图,从中能够直接得到的信息是( ) A. 民国政府大力倡导公共机关一律使用国货 B. 一战爆发使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C. 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动力 D. 中国民族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并占据国际市场 14. 19世纪末清政府考虑调整民族工业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企业生产的利润的刺激 B.扩大民族资产阶级的影响 C.甲午战争后出现的财政危机 D.帝国主义提出了扩大市场的要求 15.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 ( ) A.一战期间,棉纺织业大幅发展 B.外商在华棉纺织企业严重萎缩 C.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 D.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6.近代中国某民族资本主义纺织厂的经历可能有( ) ①创办于甲午战争后,发展较快②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利润丰厚 ③日本全面侵华时期,走下坡路④解放战争时期,因多种原因,最终倒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7. 国家颁发右图凭证的目的是 ( )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B.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打击不法商人,整顿经济秩序 D.保持多种经济成份,促进经济恢复 18. 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