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天水2011年期末调研考试试卷6(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①政府的提倡与鼓励②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9.李鸿章在一封信中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这表明李鸿章
    A.认识到了中国贫穷的根源B.发现了洋务运动的弊端
    C.找到了工业生产的规律D.认为办洋务的重心应该转移
    20.1886年以前,茶叶、丝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后,豆类、草编、花生、桐油、猪鬃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这实质上反映了19世纪末的中国
    A.小农经济的生命力十分顽强B.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
    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资本主义经济缓慢起步
    21.下表是北洋政府农商部对1902~1919年国内农垦公司的统计数据:
    1902~1912年1912~1919年
    农垦公司总数59家100家
    资本总额286万元1245万元
    下列对农垦公司在1912年—1919年获得迅速发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的推动是其发展原因之一B.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C.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D.欧美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2.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沿海企业大批内迁,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军阀割据混战B.国民党发动内战C.日本全面侵华D.国家的发展战略
    23.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主要的贡献是
    A.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B.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D.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24.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幅墨字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幅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20世纪50年代末B.20世纪60年代末C.20世纪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末
    25.下图是“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场景。这种情景应当发生在
    A.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
    B.1956年三大改造期间
    C.1958年“大跃进”期间
    D.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6.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说明
    ①我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②政府开始改变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③我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④我国的棉布生产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7.三星智力快车的主持人给出了提示语:“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依据提示,我们应该挑选的答案是
    A.上海B.厦门C.广州D.福州
    28.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城市——内地
    29.从旧式婚礼与新式婚礼两幅图片可以看出,我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
    ①服饰的变化②发式的变化③礼仪的变化④缠足的变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0.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和通讯事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①促进了信息的传播②开阔了人们的眼界③加快了生活的节奏④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