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高考试题考点专题汇编(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3.(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21题)阅读表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表5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
    建交国家495469878895103107110112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点拨】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考查通过材料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难度中等。从表格中建交国家的数据分析,建交国家逐渐增多,从1969年的49个到1978年达到112个,说明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1969年到1971年,建交国家数没有大的突破,但文革后期到1978年,建交国家数却急剧增加,说明中国外交受到“文革”的影响,排除含有②的选项。1970年与中国建交数是54个,但到1971年和1972年迅速增至69个和87个,说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缓和后,国际上出现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表格中的年份是1969至1978年,而中美正式建交时间是在1979年,无此信息,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14.(2010高考安徽文综22题)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
    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 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答案】A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上合组织与欧盟之间的区别,安全共同体是一种理想的地区秩序,因此构建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是两者共同的目标,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是两者共同的影响,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是两者产生的共同时代背景,只有A是两者的区别,欧盟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而上合组织没有推动地区政治一体化,这是两者区别所在,因此选A。
    15.(2008年广东高考14题)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开始重视亚非拉国家的作用 B.无意与第一、第二世界搞好关系
    C.已经放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强调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反对霸权主义
    【答案】D
    【点拨】在美苏两极争霸的背景下,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毛泽东的战略思想指明了两个超级大国是当时造成世界不安和动乱的主要根源,它们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从而激起第三世界国家的强烈反对。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一员,坚决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支持第二世界国家反对超级大国干涉和控制的斗争。中国坚决反对超级大国的扩张主义政策。故选D符合题意。
    16.(2008年江苏高考11题)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答案】B
    【点拨】A项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奉行的是不结盟政策,不符合2001年时中国的外交政策;C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实行的是“一边倒”的外交策略,国际上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对封锁政策;D项195 0年时没有涉及,只能选B项。
    17.(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16题)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声明意在( )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答案】A
    【点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正是美国和苏联之间冷战的高峰时期,此时苏联国力很强处于攻势尤其在欧洲 ;美国身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之中,无力顾及战略重点欧洲大陆 ;中国与苏联关系较紧张。基于上述三点,中美因共同的敌人而走到了一起。综上所述,中美上海《联合公报》是中美关系的转折点,是中美苏三角关系形成的起点,中国也是在这之后开始重返国际舞台的。
    18.(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17题)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 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答案】B
    【点拨】注意时间提示:1960年。A项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可直接排除;美苏两国此时仍处于争霸时期,两国间关系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C项亦可排除;欧洲共同体作为资本主义主义国家,它的成立虽冲击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但社会主义仍是它们共同的敌人,D项亦可排除;由于1958年之后中苏关系逐渐破裂,所以为了与苏联对抗,中国不得不调整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B项正确。
    19.(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30题)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返联合国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答案】A
    【点拨】重返联合国在1971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在1972年;参加万隆会议在1955年,加入世贸在2001年,故选A。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历史事实、历史变迁之间的关联。考试内容:中国走向世界——新中国外交。
    20.(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23题)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答案】C
    【点拨】本题考查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看法的改变,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其他三项发生时间与1985年不符合。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高 瞻远瞩地对世界局势作出正确判断,这些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想理论,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而且也为我们正确处理我国在21世纪的建设与安全问题上提供了理论指导。本题中ABD三项都可以逐一排除,A项美苏关系全面缓和说法与事实不符;B项说法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D项改革开放的方针确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据此,本题选C项这一有关战争与和平的正确理论思想,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的环境。
    21.(2010高考广东文综18题)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是
    邮件种类计费单位(每10克)邮资(元)
    航空[来源:学科网ZXXK]亚洲各国0.32[来源:学§科§网]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0.48
    西欧各国(捷克转)0.48
    西欧各国(香港转)0.80
    其他各洲0.80
    A.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梁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答案】D
    【点拨】题眼:国际邮件资费表数据
    考点:新中国外交
    解析:从国际邮件资费表可以看出,该时段为两大阵营对峙(冷战)时期,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香港1997年回归,A说法不正确;B项明显可以排除;捷克2005年才加入欧盟,C不正确。
    22.(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4题)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答案】D
    【点拨】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中苏关系的变化,主要是缔约国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政策发生转变。
    测量目标:历史阐释/用比较的方法解释历史事实、历史概念 和历史变迁。考试内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分析:两国缔结什么性质的条约由两国的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决定,故此题不难。新人教教科书没有“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这一知识的明确表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