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下列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 B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C.导致对清政府放松警惕 D全面地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4.请你猜猜谜语:“一路平安”,打我国一地名。在近代史上,这个地方并不平安,你知道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在这里犯下了什么滔天罪行吗? 15.“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人丘逢甲代表台湾岛上四百万同胞,写下这首以《春愁》为题的小诗,仅仅四句计二十八字,字字是血和泪写成的。你认为此诗写于何时?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16. 材料一 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其主要内容有: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对象。 材料二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1)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同现在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相比有何区别? (2)从中国近代被迫开放到现代主动对外开放,这一重大政策的演变说明了什么? 17.《马关条约》签订后,有人说日本之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又有人说:“李鸿章是个天生的卖国贼,他的一生是罪恶的一生,一无是处。”这两种说法是否正确?请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1.C 2.D 3.C 4.B 5.D 6.C 7.A 8.C 9.C 10.A 11.C 12.D 13.D 14.旅顺。日军对这里的和平居民进行了野蛮大屠杀,全城两万多人惨遭杀害。 15.1896年5月,台湾被日本强占一年后。表达诗人对台湾被日本割占后的无限悲愤以及对台湾强烈的眷念。 16.(1)①前提不同:“门户开放”政策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情况下提出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合作时代,中国政府在中外平等交往,坚持独立自主、发展中国经济的情况下提出的。②性质不同:“门户开放”政策是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政策,是列强为了进一步掠夺中国而提出的;对外开放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加强国际合作潮流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③结果不同:“门户开放”有利于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对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是一个严重地阻碍。 (2)外交政策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它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下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国近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有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原因,而最终“门户大开”也说明当时综合国力脆弱,如今,我们主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要变被动为主动,必须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 17.第一种观点不正确。因为:《马关条约》的签订并非是李鸿章一人造成的,而恰恰是整个清王朝腐败无级,从根本上造成的。第二种观点是片面的。李鸿章的确实是一个卖国贼,对帝国主义侵略妥协投降,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还参与太平天国运动。但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力。这场洋务运动虽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的扩张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所以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