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请答在机读卡上)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2.在分封制下,诸侯对周王的义务主要包括:①享有世袭统治权 ②定期朝贡 ③提供军赋 ④提供力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 A. 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 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 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 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4.秦朝官员的下列权限中,属于丞相的是 A.主管国家财政 B.主管国家军事 C.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D.负责监察系统 5.西汉王朝大体继承沿用了秦王朝的基本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下列哪项制度不是对秦制的沿用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 C.郡县制度 D.刺史制度 6.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7.云南行省作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最早开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8.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9.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可以表现为三个阶段 A.世官制、科举制、察举制 B.察举制、世官制、科举制 C.科举制、世官制、察举制 D.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10.《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 11.列强在19世纪上半期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B.列强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 C.当时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 D.中国是当时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12.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侵略权益,其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①协定关税 ②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13.某同学想做一个台湾人民反割台湾斗争的课题研究,下列参考资料中,与这一课题无关的是 A.《马关条约》的条款全文 B.光绪皇帝为褒奖邓世昌而亲笔撰写的祭文 C.参加徐骧义军的骨干名单 D.1895年日本近卫师团关于台湾伤亡的报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