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南充高中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7.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
    28.到清朝末年为止,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政体而论,有哪几种主要形式
    A.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B.宗法制与中央集权制
    C.地主政权与农民政权D.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
    29.在某校一次公开课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认识。某学生答题要点如下,你认为表述不准确的是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B.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C.唐朝统治者运用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来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
    D.内阁的设置实质上恢复了丞相的职权,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重要内容
    30.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地 地 地 地
    方 方 方 方
    年代 年代 年代 年代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31.(20分)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丞相之印章”封泥。
    材料二: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驻屯细柳。因治军谨严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亚夫为车骑将军 三年(前154)吴楚七国发动叛乱(见吴楚七国之乱),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叛。他会兵荥阳,固守昌邑,待机以轻骑断绝吴军粮道。最后以精兵出击,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五年后,周亚夫迁为丞相,很受景帝器重。不久,因不同意废栗太子,又在王皇后兄王信和匈奴降王徐卢五人封侯等政事上与景帝旨意相左,加以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受到景帝猜忌, 中元三年(前147)被免除丞相职务。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周亚夫子私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具,备作其父葬器,被人告发,事连周亚夫。廷尉召亚夫对质,并逼其供认谋反。周亚夫不服,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1)依照秦朝官制,丞相一职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周亚夫被免于丞相职务的原因是什么? 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3)周亚夫曾经做过太尉,后来被廷尉逼供而死,太尉是什么官职?廷尉又是什么官职?
    (4)周亚夫被封为条侯和后来被封为车骑将军,被封的原因有何不同?
    (5)前后两种不同的任职原因说明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的什么发展趋势?
    32.(20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浏览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图片:
    请回答:
    (1)读图①、②,这两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两种制度?(4分)
    (2)读图③,这是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作用?(4分)
    (3)读图④,与图③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最早发生于哪一个皇帝时期?(4分)
    (4)结合图①②③④,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8分)
    31.(1)协助皇帝处理政事;(2分)
    (2)①在废太子、封侯等政务上与汉景帝旨意相左;②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③君权与相权的冲突,打击相权以加强君主专制;(6分)
    (3)①主管军事;②主管司法。(4分)
    (4)被封条侯是继承其父爵位;被封车骑将军是因为军功;(4分)
    (5)①选官由注重血统向注重才能转化;②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4分)
    32.(1)分封制;郡县制(4分)
    (2)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加强皇权。(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4分)
    (3)丞相制度被废除(三省被裁撤),明太祖(朱元璋)(4分)
    (4)地方权力受到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强化。(8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