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四 朝核六方会谈 上海合作组织会徽 (1)材料一中的①②分别与哪两次列强侵略战争有关?(2分) (2)材料一中④中外交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中⑤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3)材料二中,针对与会国之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 2分) (4)根据材料三 ,指出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2分) (5)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2分) 28、今年是党的90华诞,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探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13分) 材料一 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走了整整28年。建设与改革的历程同样光辉而艰辛。从初掌国家之舵到带人民走上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不朽的业绩,定格在一个又一个历史的关重要时刻。…… ——新华社特稿《在历史的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86年回眸》 (1)上述材料将党的奋斗历程依次定格在一个又一个的重要时刻: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艰难探索、拨乱反正。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下列关节点的对应标志事件。(任选二个,4分) 材料二 毛泽东诗《七律•长征》手迹 (2)说明出现材料二中诗歌所述之军事行动的主要原因。(2分) 材料三 毛泽东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书法作品 (3)请概述材料三中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2分) 材料四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以来,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4)“三年以来”的革命时期内,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次行动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这一军事行动的直接指挥者是谁? “三十年以来”的革命历程的起点和终点的事件分别是什么?(5分)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CDBCCDDACDCDD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CCACCCAABAC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小题:26题21分,27题16分,28题13分,共50分。) 26、 (1)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或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2分) 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政权属于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 (答临时大总统亦给分);司法权属于法院。(3分)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2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2分)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2分) (3)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任答其中两个自治区才可给2分) (4)本题采取分层评分,第一层次:能答出“文化大革命”中公民人身权利受到侵犯,宪法遭到破坏,得1分;第二层次:能答出“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遭到践踏,我们应该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得2分。 (5)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2分) (6)民主与法制都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或都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 2 分) 27、 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分) (2)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2分)尼克松访华。(2分)影响:标志着中美关系之间结束了20多年的敌对状态(或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或中日建交。(4分) (3)“求同存异”的方针(2 分) (4)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2分) (5)实行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事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2 分。任答两点即可) 28、 答案:(1)①中共“一大”的召开(或中共的成立);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③遵义会议的召开;④中共“八大”的召开;⑤七届二中全会。⑥十一届三中全会(任答二个得4分) (2)主要原因:左倾的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分) (3)历史背景:三大决战胜利,渡江作战的实施,南京的解放。(任写一点得2分) (4)挺进大别山;(1分)刘伯承、邓小平。(2分)五四运动。(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