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10月考试试卷 2011.10 说明:本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卷上。非选择题必须用签字笔或黑色钢笔作答,不能超出答题范围。不按要求作答视为无效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7.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规定,下列周天子的儿子中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A.长子甲:妾一所生,15岁 B.次子乙:正妻所生,12岁 C.三子丙:妾二所生,10岁 D.四子丁:妾三所生,8岁 18.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于峄山刻辞:“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秦始皇为解决“分土建邦”而采用的是 A.郡县制 B.行省制 C.分封制 D.内阁制 19.加强对官吏的检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秦汉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和机构是 ①御史大夫 ②刺史 ③丞相 ④军机处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须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21.元朝时期管理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的是 A.四川行省 B.中书省 C.宣政院 D.青海行省 22.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23.“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共治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24.右图是圆明园遗址(局部),通过学习,你对此印象最 深的是该图反映了 A.近代列强侵华的暴行 B.元代行省制度的兴盛 C.太平天国规模巨大 D.北伐战争轰轰烈烈 25.在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中,英勇抗击日军的爱国人士有 ①刘永福 ②刘铭传 ③徐骧 ④丘逢甲 ⑤唐景崧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26.右图是当时的一幅西洋漫画,描述了各国列强任意宰割中国领土的现象。中国最终并没有被列强“吃”掉,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 B.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清朝统治阶级的抗争 D.资产阶级革命派兴起 27.1942年春,罗斯福总统说:“假如没有中国,……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其主要意思是说 A.美国坚持纵容日本的政策 B.日本正在扩大侵略活动 C.美国准备对日宣战 D.中国抗战牵制了日本的侵略 28.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A.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 B.枣宜会战的最新战况 C.凇沪会战的最新战况 D.武汉会战的最新战况 29.吴玉章作诗云:“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革命运动是 A.天平天国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30.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了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地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的太快了。”当时人们普遍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