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2: 材料3: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行榜 年 份 项 目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 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553221 机器制造业442121 拖拉机不详42121 电力15107432 石油232121 钢555432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哪些特征? (2)结合材料1、2及所学知识,分析材料3出现的原因。 (3)苏联工业化建设给经济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以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为主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及综合归纳能力。第(1)问解答时应注意紧扣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归纳即可;第(2)问解答时要注意结合苏联工业化建设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此概括归纳;第(3)问解答时应注意关键词“负面影响”。 答案:(1)材料1反映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材料2反映了苏联通过实施发展工业的五年计划来发展工业;材料3反映了苏联到1937年已经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世界工业强国。 (2)①1925年12月,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在工业化建设中要求轻工业和农业发展必须适应重工业发展的要求,为它提供资金。③制定、实施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五年计划。 (3)①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和持续发展。②由于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的作用,造成企业消耗大、经济效益低,阻碍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③为了给工业化提供资金,牺牲了广大农民的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一、选择题 1. 苏联漫画家摩尔的作品《救命》,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农民的骷髅画,其背后的“麦穗”已经干瘪萎缩。这幅漫画意在表明 ( ) A.战时共产主义超经济剥夺,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B.新经济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人民热烈欢呼 C.农业集体化损害农民利益,遭到人民反对 D.人们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的不满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题干和图片可知,20年代初,由于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致使农业生产下降,农民困苦,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实施的时间与题干时间不符,均应排除。 2.一部描写1919年苏俄人民抗击协约国和国内白匪的电影,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 A.一位农民牵着几头羊到集市上去卖,与一位买主讨价还价 B.几乎所有的工厂都注明“苏维埃国有”的字样 C.老百姓的生活用品由政府定期发放,他们的日子过的紧紧巴巴 D.成年人每周都自觉参加一天义务劳动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A项所反映的商品自由贸易,应该在1921年3月新经济政策实施才能出现,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能够在镜头中出现,故均排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