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 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 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 解析:选B。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干材料反映了弃农从商带来的后果,劝诫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因此实行重农抑商是其核心思想。 5.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航证明书(见右图)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 B.加强外航海船管理 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 D.打击海上走私活动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清中后期。为保护所谓“天朝上国”的地位,实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但并不是绝对禁止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 6.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根据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分析,两者的主张都( ) A.反映了自然经济的实质 B.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 C.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解析:选C。此题考查对历史问题的评价能力。这两种观点截然相反,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作用都是积极的。A、B、D三项与黄宗羲的主张不符,因为它们不能够反映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所以只有C项符合题意要求。 7.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 )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D.“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和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特征是存在雇佣关系。C项体现了这一关系。A、B两项分别反映了手工生产分工细、普及面广等信息,但未体现雇佣关系的出现。D项则体现了封建政府通过征重税压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