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国以来,从跪拜作揖到点头鞠躬、握手的礼节变化主要反映了( ) A.资本主义经济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 B.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对西方文化的崇拜 D.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侵略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宣扬自由、民主、平等等思想,辛亥革命使民众的思想发生重大变化,题干中礼节的变化正体现了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2.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反映当时年轻人的一种什么样的婚姻观念( ) 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C.举行一场简朴的婚礼 D.举行一场吸收西方特点的欧式婚礼 解析:选B。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小二黑结婚》的剧中人小二黑与小芹冲破传统婚姻,喜结良缘,反映的是年轻人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新婚姻观念。 3.1902年6月26日,天津《大公报》登载了一则征婚广告:“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这表明征婚者( ) ①要求女性解放 ②追求文明婚礼 ③进行反清宣传 ④崇尚西方科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的征婚广告不能体现③进行反清宣传,故应排除。 4.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的饮食水平,实现安居乐业,党和政府发起了( ) ①“菜篮子工程” ②西气东输工程 ③安居工程 ④南水北调工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选D。紧扣题目要求:“饮食”“安居”,即可选出答案。 5.“社会史”是人类全部历史的浓缩,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社会史范式也逐渐进入了高考命题人的视野。请回答下列有关中国近代社会史的几个问题: (1)下列三幅图片是徐州市张先生家族先人的老照片,深刻地反映了民国初期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据下图指出其变化及原因。 (2)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的服饰也经历了以下这样的变化过程: 请回答:有人说“流行的服饰是社会发展、变化状况的一个缩影”,请你结合上述两幅图片阐述这个说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第(1)问应从不同角度分析变化,结合当时政治运动分析原因。第(2)问应从不同时代的政治局面分析回答。 答案:(1)变化(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民国初期人们的服饰、生活风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二层次:民众观念发生了变化;中西合璧;妇女地位得到改善等。 原因:辛亥革命带来了社会风气的进步;西方思想文化传入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 (2)20世纪50年代流行列宁装,反映了当时中苏关系的亲密(或: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生活水平低;高度集中的社会体制导致了服装的单调。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富足,审美观念提高导致了服饰的多样化。 一、选择题 1.光绪帝的英语老师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材料说明当时(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