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建国到195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是 A.由经济残破到国民经济的恢复 B.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到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C.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 D.由农业国到工业国 2.上海曾有个资本家说:“现在搞厂容易了,过去要和杜月笙、流氓、警察打招呼,现在不同了,销售有百货公司,配料有轻工业部,贷款有人民银行,还有党、团、工会搞增产节约,我们好做事了。”这反映当时①资本家的经营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②资本家已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③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加强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1958年lO月.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穿喝用不要钱,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B.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C.出现了农村城镇化趋势 D.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历史研究离不开史料,人们通常根据文献资料研究历史,而今以口述回忆为基本史料的口述史正悄然兴起。 4.在“口述历史”的研究中,历史学家曾经为“怎样的人才能成为被访谈者”而争论。就研究上海知青问题来说,哪些人是合适的访谈对象①上海老知青②原市政府负责人③老街坊邻居④插队地区的农民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最适合用口述史方法进行研究的是 A.红军战士长征日记 B.解放初期的粮价波动情况 C.鸦片贸易的统计资料 D.文革时期的民众生活状况 6.中国在1952年和1962年两个年度,经济发展状况的相同点是 A.处于恢复和发展时期 B.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 C.经济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D.初期有问题,后期逐渐纠正 7.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A.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 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 C.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 D.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 8.我国的“二五计划”对计划完成时(1962年)的粮食、棉花、钢铁产量提出了预定目标。然而,从1955年夏到1956年夏,这些目标历经三次修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