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物理 > 综合辅导 >

高一物理教学教案:行星、恒星、星系和宇宙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行星、恒星、星系和宇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行星、恒星和星系等概念,知道宇宙的几个主要天体层次;
    能力目标
    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在这些星系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等的运行;
    情感目标
    了解宇宙大爆炸理论是解释宇宙起源的一种学说,引导学生去探索神秘的宇宙.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应用万有引力定律
    教学难点:天文学知识
    教学方法:自学与讲授
    教学用具:多媒体和计算机
    教学过程:
    问题:教师用计算机展示图片:
    1、围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星是什么星?谁提供的向心力?
    回答:是地球的卫星,是地球与卫星间的万有引力提供的.
    这是第一层.(地球的卫星包括月亮,地球是行星)
    教师用计算机展示图片:
    2、太阳系中有几大行星在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是谁提供的向心力?
    回答:有九大行星,它们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其中海王星和冥王星都是用万有引力定律找到的,太阳是恒星.)
    教师用计算机展示图片:
    3、太阳系又在什么范围内呢?
    回答:在银河系.
    4、请学生解决下列问题:
    典型例题1:在研究宇宙发展演变的理论中,有一种学说叫做“宇宙膨胀说”,这种学说认为万有引力恒量G在缓慢地减小.根据这一理论,在很久很久以前,太阳系中地球的公转情况与现在相比:
    A、公转半径 变大  B、公转周期 变小
    C、公转速率 变大  D、公转角速度 变大
    解:根据“宇宙膨胀说”,宇宙是由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大爆炸后各星球即以不同的速度向外运动,这种学说认为地球离太阳的距离逐渐增加,即公转半径逐渐增大,A答案错误.又因为地球以太阳为中心作匀速圆周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当 减小时, 增加时,公转速度逐渐减小.
    由公式 又知T逐渐增加,故正确答案为B、C.
    典型例题2:天文学家根据天文观察宣布了下列研究成果:银河系中心可能存在一个大黑洞,距黑洞60亿千米的星体以2000km/s的速度绕其旋转;接近黑洞的所有物质,即使速度等于光速也被黑洞吸入.
    求:
    1、“黑洞”的质量.
    2、试计算黑洞的最大半径.
    解:
    1、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3.6×1035kg
    2、由题目:接近黑洞的所有物质,即使速度等于光速也被黑洞吸入.而脱离速度等于其环绕黑洞运行的第一宇宙速度的 倍.
    得:
    解得: =5.3×108m
    布置作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