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作者认为当时的君主,只重视得到物质方面的利益,一旦得到土地就高兴,但他们却轻视人才,即使得到了士人,也并不因此高兴,不知道互相庆贺,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孰轻孰重。 B. 孟尝君主张合纵,公孙弘建议先去观察秦王是否是个能称帝的君王,如果是个庸君,再合纵也不迟,孟尝君就采纳了他的建议。 C. 范氏、中行氏被灭掉以后,作为其门下的豫让并没有采取行动,他的朋友不解,豫让解释说是众人养活他的。 D. 公孙弘出使秦国,秦王准备用话来羞辱他,以观察公孙弘的反应。公孙弘义正辞严,树立千乘之国的威严,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士人。 四、(23分) 11. 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故士尽力竭智,直言交争,而不辞其患。豫让、公孙弘是矣。 ②我寒而不我衣,我饥而不我食。 ③寡人善孟尝君,欲客之必谨谕寡人之意也。 12. 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地高处望云开。 (1)“为问西风早晚回”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2分) (2)诗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尝闻”二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 (3)诗的后两句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请结合具体词语作简要赏析。(4分) 1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金风玉露一相逢, 。两情若是久长时, 。(秦观《鹊桥仙》)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李白《将进酒》)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五、(共22分) 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行板如歌① 王 蒙 ⑴柴科夫斯基好像一直生活在我心里,他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了。 ⑵他之容易接受,是由于他的流畅的旋律与洋溢的感情和才华。他的一些舞曲与小品是那样行云流水,清新自然,纯洁明丽而又如醉如痴,多彩多姿。令人愉悦光明,热爱生命。他是一个赋予生命以优美旋律与节奏的作曲家。没有他,人生将减少多少色彩与欢乐!他的另一些更令我倾倒的作品,则多了一层无奈的忧郁,美丽的痛苦,深邃的感叹。他的伤感,多情,潇洒,无与伦比。我总觉得,他的沉重叹息之中,有一种特别的妩媚与舒展,这种风格像是——我只找到了——苏东坡。他的乐曲——如第六交响曲《悲怆》,开始使我想起李商隐,苍茫而又缠绵,瑰丽而又幽深,温柔而又风流……再听下去,特别是第二乐章听下去,还是得回到苏轼那里去。 ⑶艺术就是永远悲怆的解释,音乐就是无法摆脱忧郁的摆脱。摆脱了也还忧郁,忧郁了也要摆脱。对于一个绝对的艺术家来说,悲怆是一种深沉,更是一种极深沉的美。而美是一种照耀着人生苦难的光明。悲怆成全着美,美宣泄着却也抚慰着悲。忧郁与摆脱,这就产生了一种摇曳,一种美的极致。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哲学。人生苦短,人生苦苦。然而有美,有无法人为地寻找和制造的永恒的艺术普照人间。于是软弱的人也感到了骄傲,至少是感到了安慰,感到了怡然。这就是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的哲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