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标记重捕法的前提是,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据此可写出公式M/N=m/n,因此N=Mn/m。该草地中布氏田鼠的平均密度为32×36÷4÷2=144只/hm2。再捕的田鼠中已经被捕的比例少了,故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比实际的高。根据两次捕获的田鼠中 雌雄个体数可得种群中性别比例为♀/♂=(14+18)/(18+18)=32/36=8/9。由于平均每100 m2有3.6个洞口,则1 hm2有360个洞,洞口数/田鼠数=360÷144=2.5∶1。 【答案】 (1)N=Mn/m (2)144 高 (3)8/9(或32/36) (4)2.5∶1 【纠错笔记】 测定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 (1)样方法: ①确定调查区域范围,应选择种群分布较为均匀的地块,选择熟悉又容易计数的生物作为调查对象。 ②选取样方时,数目、样方大小要统一,按要求选取,不能随意更换位置和样方面积。 ③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样方内的生物个体和样方相邻边线上的个体都要计数。 ④计算种群密度时,应以所有样方的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2)标记重捕法(标志重捕法): ①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 ②标记物和标记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产生伤害。如选用着色标记时,要注意色素无害、溶剂无毒;如果用切趾、剪翅等方法标记动物,不能影响被标记动物正常的活动或者导致其产生疾病等。 ③标记不能过分醒目,以防可能改变其与捕食者之间的关系。因为过分醒目的个体,在自然界中有可能改变其与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最终有可能改变样本中标记个体的比例而导致结果失真。 ④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 ⑤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迁出和迁入,没有外界因素的强烈干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