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二政治教案:时代的主题(1)

http://www.newdu.com 2020-05-07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为了帮助各位学生掌握教材重点,更好地高效率的进行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各科知识点教案,让同学们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以下是《高二政治教案:时代的主题(1)》,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内容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框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学习目标
    

    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了解建立国际新秩序
    

    学习重点
    

    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
    

    学习难点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学法提示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整理、巩固反思
    

    导 学 流 程
    

    一、自学交流
     (一)预习自测:
     (一)和平
     1、和平问题的含义:
     2、世界和平的重要性:是的基本条件,
     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和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3、二战后和平成为时代潮流及其原因:
    4、当今世界不安宁的原因(或表现):
     1)和仍然存在,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
     2)和此起彼伏。
     3)国际各种形式的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等问题更加突出
     4)(结论)世界和平面临着诸多,世界人民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
     (二)发展
     1、发展问题的含义:是指,特别是
     2、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及其表现:
    3、发展问题没有解决的原因(或表现):
     1)当今世界仍是的世界,和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2)不公正、不合理的还在危害着的利益。
     3)比较普遍地存在着现象。
     4) 、 、 、 这些挥着不去的阴影仍然与人类相伴随
     5)全球发展最突出问题是
     二、维护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1、和平与发展问题解决的现状:
     2、主要障碍是
     3、解决的有效途径是反对
     改变
     (归根结底)建立
    

  1.     如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新秩序“保障四种权利”的内容)
        

    保障的权利
     保障的权利
     保障的权利
     保障的权利
     4、了解中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方面的主张,体会出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二)互评体验:
     二、探究质疑
     (一)质疑问难: ______ __ ______
     (二)探究释疑
     ■合作探究一:基础知识点分析
     1.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A.战争与和平 B.和平与发展 C.人口与环境 D.人口与资源
     2.当今时代主题之一的和平问题是指()
     A.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B.维护各国安全,防止核扩散
     C.维护地区和平,防止地区冲突 D .维护国内稳定,防止矛盾激化
     3.发展问题是指( )
     A.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进步
     B.文化的发展,特别是老少边远地区的教育发展问题
     C.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D.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亚、非、拉地区饿教育发展问题。
     ■合作探究二:培养运用知识能力
     1.(2008.上海)我国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他包含的基本内容是:()
     ①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共同协商②在经济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③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④在安全上相互信任,共同维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2008.天津)《京都议定书》规定了相关发达国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标。为完成减排指标,部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减排份额交易机制。发达国家从中可获得投资收益和减排份额;发展中国家则可以获得相关的先进技术和资金,促进节能减排。这表明 ( )
     A.建立国际新秩序,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
     B.开展国际竞争,有利于形成多样化格局
     C.各种力量相互依存,有利于实现和平共处
     D.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共同发展、
     ■合作探究三:知识网络构建
    三、精讲矫正
     (一)问辨是非:
     1、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   )
     2、建立新的国际新秩序主要是靠发达国家建立。(   )
     (二)难点检测:
     1、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关系以及两者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关系?
    
    (三)指点迷津:
     1、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因此和平不是当今时代的主流。
     2、新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或者很快会建立起来。
     四、运用检测
     (一)基础检测:
     1、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 )
     ①环境问题 ② 和平问题 ③ 资源问题 ④ 经济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 当前,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 ( )
     A、资源枯竭B. 地区冲突 C 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 D.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3、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 )
     A.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B.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 坚决反对干涉别国内政 D. 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4.2006年7月17日《人民日报》载文说,中国支持加强南南合作、建立新型南北合作伙伴关系等重要主张,以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这里的全球性问题是指 ( )
     A.和平问题 B.发展问题 C.合作问题 D.结盟问题
     5.目前,南北差距日益拉大,南半球贫困人口日益增多。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南半球广大发展中国家仍未摆脱殖民统治 ( )
     B.南半球发展中国家经常处于政局不稳的状态
     C.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仍然存在
     D.沉重的债务负担
     (二)迁移运用:
     材料一:近来,中东局势不断恶化,以色列不新暗杀巴勒斯坦激进派领导人, 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难以实施,;美国在伊拉克的军队不断遭到武装分子的袭击,伤亡人数不断上升,美国陷入又一个战争泥坑;朝鲜核问题由于各方意见不一,也难以在近期内得到解决。
     材料二:据统计,全世界约有28亿人每天的生活开支不到2美元,其中12亿人被认为是赤贫,他们每天的收入仅相当于1美元,这些贫困人口都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
    
    (2)如何解决两则材料反映出的问题?
    
    过程反思:
    参考答案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框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合作探究一:基础知识点分析
     1.B2 A 3 C
     合作探究二:培养运用知识能力
     1. C2. D
     三、精讲矫正
     (一)问辨是非:BB
    四、运用检测:
     (一)基础检测:
    1~5 CDBBC
     (二)迁移运用:
     (1)材料一反映了和平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还十分艰巨。(3分)材料二反映了发展问题不容忽视,当今世界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面临着更加突出的问题。(3分)
     (2)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3分)第二:反对战争,反对武力,国家间的矛盾、争端应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2分)第三:加强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逐步改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不利地位。(3分)
    

     更多2015年高考备考资料、2015年高考动态、高考改革信息,请关注高考网(http://gaokao.koolearn.com/)。
    
最新高校名单 985工程大学 211工程大学 全国高校 成人高校 独立学院
高考专业大全 本科专业知识库 2014新增审批专业 2014新增备案专业
高考实用信息 211院校高考录取分数线 985院校高考录取分数线 异地高考政策
 2014年高考录取分数线 高考招生计划及招生简章 高考报名人数
高考必备排行 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独立学院排行榜 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大学各学科排行榜 QS世界大学排行榜 中国顶尖中学排行榜
高考备考指导 语文复习 数学复习 英语复习 公式定理 满分作文 模拟题 高考真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