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二政治教案: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5)

http://www.newdu.com 2020-05-07 新东方在线编辑整理 佚名 参加讨论

    考点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概念
    (1)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 _ 的人们,既包括 _ ,也包括杰出人物。
    (2)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 _ 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3)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人民群众的作用
    

    具体阐释
    

    人民群众是 _ 的创造者
    

    广大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 _ 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人民群众是 _ 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
     观点

    地位
    

    我们一切工作的 _
    

    基本内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_ , _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
     路线
    

    地位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_
    

    基本内容
    

    一切 ,一切依靠群众, _
     _
    

    意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
     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
     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误点警示】把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与英雄人物的巨大作用对立起来或相提并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英雄人物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实现的。
    矫正训练4 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了 ( )
    ①英雄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是通过传说实现的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③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④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例题8】(2009·江苏单科)在我国农村改革中,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选了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创办了第一批乡镇企业,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 )
    A.社会历史的创造者B.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社会变革的引导者D.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例题9】(2009·福建文综)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某校组织学生前往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参观,村干部向同学们生动地介绍了小岗村改革开放的历程。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签订了"分田到户"的"秘密协议",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场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这说明 ( )
    A.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D.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
    【例题10】(2008·广东文基)我国政府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如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障制度,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等。这体现了 ( )
    A.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D.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例题11】(2009·广东单科)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问题。
    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为"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东、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0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
    染减排双双达标。结合材料,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