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二政治教案: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4)

http://www.newdu.com 2020-05-07 新东方在线编辑整理 佚名 参加讨论

    考点三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_ ,发展的过程是_ 。
    (2)实现方式。
    社会发展是在_ 、_ 的矛盾运动中,在 _ 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2.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1)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_ 。
    (2)_ 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及解决
    (1)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_ 的矛盾。
    (2)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即非对抗性的矛盾),决定了它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 _ 加以解决。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① _ 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_ 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_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误点警示】不能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阶级斗争是解决阶级社会中基本矛盾的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矫正训练3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下列图示不正确的是 ( )
    【例题7】(2009·安徽文综)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 )
    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②生产方式变革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