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经济困难重重,而战败的德国利用英法美的矛盾,依靠美国的扶植,经济再度超过了英法。②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各种矛盾,引起了政治危机,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英法美继续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2)具体原因:①德国、日本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被惩治受遏制的地位不满。②法西斯专政建立和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③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侵略,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气焰,加速了大战的爆发。④苏联实行中立自保的政策,客观上也促发了世界大战的爆发。⑤在局部战争期间,反法西斯势力基本处于孤立无援、各自为战的困难境地,未形成强大的反法西斯同盟来遏制法西斯发动二战的行径。 2.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其影响 (1)原因:德意日法西斯不断扩张、扩大侵略战争,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法西斯国家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同时也对英美等国的利益构成最大威胁。 (2)经过:①二战爆发后,美国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了对英国等国的援助。②1941年,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英美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③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正式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3)影响:同盟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志气,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综合点拨】 1.学科内综合:要注意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归纳总结绥靖政策的表现和对世界大战的影响,以深化自己的认识。对于英美等国对法西斯德国、日本政策的变化,应该充分运用史实加以总结,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和对战争带来的影响。结合史实分析说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的原因和标志。 2.跨学科综合:要注意用地理知识把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尤其应注意从地理方面分析德国为什么先东后西进攻;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地理原因。 【范题解析】 1、 (1995年上海高考试题)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抗衡它。” 罗斯福说的“类似的总战略”是指( D )A、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帮助被轴心国侵略的国家 B、英美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共同反对纳粹暴政的联盟 C、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家的宣战 D、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选择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首先明白法西斯国家“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视为“共同敌人”。类似的总战略就应是“所有不帮助轴心国家的民族和国家”结成“共同朋友”,也就是要建立一个反对所有轴心国家的反法西斯联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