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活动:问题: l、上述两个例题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在例2中,为什么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3、在运动学公式中通常是以v0为正方向的,但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时,选什么方向为正方向较为方便? 努力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异同。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合作,推举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l、两题都需画受力图,都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画受力图是重要的解题步骤。不同之处是例1先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而例2先用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 2、例2中物体受力方向较为复杂,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就可以用G1和G2代替G,使解题方便。 3、因为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所以以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会给分析问题带来很大方便。 点评: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辨析、归纳综合的能力。 教师活动:出示课堂练习(见实例探究),适当加入学生讨论。检查练习结果并予以评价矫正。 学生活动:完成练习,汇报讨论。 点评:在实际应用中锻炼能力。 (三)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计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