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教案示例 (一)情景导入,借境激疑 情景用powerpoint幻灯片显示汉代石刻画像“泗水拔鼎”情景,配《水经注•泗水》文字记载。疑问:拔鼎真的如此困难吗?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请同学们自己来试一试!模拟“泗水拔鼎”情景:在中间走廊里放一只大水桶,桶中放着一个30千克的杠铃片,将其系在一根长长的绳子中间,地上事先画出两条红线代表河岸。 学生活动 (1)请两个子较大的男生自告奋勇,站在红线外费很大劲没有拉起杠铃片(力图示见图一),成功模拟了“泗水拔鼎”情景,“为什么拔不起来呢?”的疑问会在同学们心中产生。真的没有办法提起来吗? (2)再请两位女同学也来试试。鼓励女同学勇敢上来接受挑战,提醒并允许她们站到河中试试,她们缩短绳子提起杠铃片(力图示见图二),同学们都为她俩叫好。 (3)要想一个人提起杠铃片行吗?再请第一次上来过的一个男同学将杠铃片竖直向上提起(力图示见图三)。 (powerpoint幻灯片显示三次“拔鼎”的力的图示) 观察了三组同学“拔鼎”过程,每位同学也可模拟上述三图情景拉桌上钩码进一步加以体验,每位同学不断变换两拉力的夹角,用手指感觉力的大小。 经过这一系列活动后,提示同学注意:上述“拔鼎”的两个力虽然没有作用于杠铃片上的同一点,但它们的作用线却相交于同一点。物理学中称 板书作用于物体上的同一点,或者力的作用线可以交于一点的力称为共点力 教师接着问同学还有什么想法和问题? 同学们相互交流感受与想法:一个力可以产生与两个力共同作用时一样的效果。 引入课题:其实很多情况下,存在几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情况,我们很想了解怎样用一个力等效地替代这些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物理上称这一过程为“力的合成”。 板书力的合成 两个力拉杠铃片可用一个力拉来 替代,因为它们作用效果相同。 powerpoint幻灯片显示(如图四所示)。 板书1.合力与分力 powerpoint幻灯片显示小结:几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等效为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可看作这一个力的分力。 提问:若用两个弹簧秤拉画图板上橡皮筋,如何用一个弹簧秤完成等效替代?请同学们边做边寻找答案。 学生活动:两个学生做一套实验,有许多组配合好,一同学拉两弹簧秤,另一同学就记下橡皮筋结点所到位置,而后用一弹簧秤将橡皮筋拉到该位置来等效替代。也有许多组不知如何等效替代,在教师辅导下完成。 强调合力与分力作用的等效性,若作用效果不一样不能盲目替代。 板书2.力的合成与分解 powerpoint幻灯片我们把求几个力的合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合成,而把一个力分解成几个分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分解。 (二)实验探究,寻求规律 两个共点的分力与合力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可结合“泗水拔鼎”的模拟过程和前面学生的提出的问题,提出此问题) 板书 3.研究共点的两力与合力的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