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刘禹锡《插田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1-13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刘禹锡
    三、诗歌鉴赏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答案:
    3.答案:1.B; 2.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
    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能看到远处田塍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意思是远望田塍像条线,一片白水波光参差。故选B。
    2.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
    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
    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
    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
    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
    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七律。
    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
    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
    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
    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以及农妇农夫的衣着,色彩协调,具有浓郁的南方水乡气息。
    接着六句以自己的听觉写出农民劳动的情绪。
    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对话全用口语,朴素无华,生动有趣,传神地表现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