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曹组《青玉案》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http://www.newdu.com 2020-01-13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曹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14-15小题。
    
青玉案
    
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首句择取了典型意象,点明了时令和环境,更为这幅秋山行旅图增添了一抹哀婉悲伤的色彩。
    
B. “路转陡”三句包孕着微妙的心理变化,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异曲同工。
    
C. “凄凉”一句点明了题旨,同时也承上启下,领起对独宿孤馆、乡思盈怀的惆怅之情的抒写。
    
D. “凤楼远”两句从家中妻子着笔,既点明了“乡心”的具体内涵,又是对上一句的回应铺染。
    
15. “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几句历来受人称道,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作简要赏析。(6分)
    
 
    
 
    
答案:
    

    【答案】14. A 本题A项说“增添了一抹哀婉悲伤的色彩”表述错误。由“碧山”、“锦树”、“明秋霁”可知意境明丽绚烂,秋高气爽,看到此景,心情愉悦。故选A。
    15. ①虚写(想象),缘情设景。词人运笔入虚,从望乡 怅惘转入对今宵旅宿的孤寂情景的想象。②渲染烘托,情景交融。词人用“征雁”“残月”的意象渲染了冷清孤寂的氛围,烘托了词人凄楚悲凉的心境。③视听结合,角度多样。“一声征雁,半窗残月”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描绘图景,使画面立体而丰富,使词句更有感染力。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及艺术手法的能力。做这类题,准确理解诗句意思最重要。首先解读,这几句全从揣想着笔,身未一一经而心先历历想,念念及此,不禁黯然伤神。“一声征雁”,使人想到一字抵千金的家书,又自然会发出“雁归人未归”的感喟:“半窗残月”,则使人想见“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的梦后惆怅之情。渲染烘托,情景交融,所见所闻,都是乡思。再结合技巧的术语,得出答案。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