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学习方法 >

专题辅导:高一语文《鸿门宴》翻译与鉴赏(8)

http://www.newdu.com 2018-11-27 高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原文:项王曰:“沛公安在?”
    翻译:项羽说:“沛公在哪里?”
    讲解:“安在”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鉴赏:等了将近一个小时的项羽应该气恼,也的确气恼了,故有此问。
    原文: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翻译: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责备他,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了军中。”
    讲解:“督过”是同义复用现象,都是责备的意思。
    鉴赏:直接说出沛公的行踪,乃兵行险着,大概是仗着他已经知道了项羽从心底里已经不愿攻打沛公吧。如果这一点用到后世的曹操或者乾隆身上,那可就是“其心可诛”了。
    原文: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
    翻译:项羽于是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到)座位上。
    讲解:“则”为副词“于是”“就”,“置”为动词放,“之”后省略了介词“于”;“坐”通“座”,座位。
    鉴赏:项王完全接受了沛公不辞而别的事实,并且完全保证了不会再“击破沛公军”。
    原文: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翻译:范增接过玉杯,把它扔到地上,拔出剑撞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业!夺走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讲解:“置之地”同于“置之坐上”;“竖子不足与谋”中“竖子”主要应该指项羽,“与”后省略了宾语“之(竖子)”;“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为判断句,主语为“夺项王天下者”,“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被动句,“为……所……”表示被动,所字省略了。补齐应该为“吾属今为之所虏矣”;其中“今”应该翻译为“就要”。
    鉴赏:范增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东流水,看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一群人,老羞成怒,也不再顾君王等人的颜面,说出了如此刻薄的言论。唉!想一想,这老头儿也挺可怜!
    原文: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翻译:沛公回到军营,立即杀死了曹无伤。
    鉴赏:一个“立”字,显见沛公的果敢坚毅。
    评项羽
    1.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之,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2.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3.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咏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毛泽东对项羽的看法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4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