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解读《寡人之于国也》经典价值

http://www.newdu.com 2018-11-17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甘肃省东乡县民族中学 陈永辉  
    摘要:通过分析孟子王道思想,可看出古人的远见以及对今天实行养老政策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在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有这样两段话:“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地,树之以桑,五士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地,勿夺其时,五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以道路矣。”从这两段话中可看出这样的内容:
    第一方面: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第二方面:一组数字
    
    第三方面:谆谆告诫
    谨庠序,申孝悌──不负戴道路;(教育)──精神文明
    先分析第一方面:孟子重视农业,要合时种植,不违背农作物生长规律。要求人民不能滥捕滥杀,更不能竭泽而渔。强调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确保森林生长量与采伐量的长期稳定。孟子认为资源是共有的,我们对资源的利用不仅要考虑当代人,还要考虑下一代以及以后的千千万万代子孙的资源利用问题,但是,不用资源是不可能的,没有资源的利用经济何以发展、人类何以生存、科技何以进步?因此必须合理利用资源。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过度利用它们会枯竭,不再为人类所有。所以对它们要有效利用,可持续利用。
    再分析第二方面:孟子列出了一组数字,先看“五亩”与“五十衣帛”之间的关系,在五亩大的一块地方,种上桑树,养蚕,吐丝,再织布,缝衣服。中间需要花五十年时间,并不是完成一个动作需要五十年,而是蚕吐的丝是有限的,不能织成大量的布,来满足全国人穿的衣服。因此,先要大量种上桑树。并且每年种,一棵棵桑树长大,又有一茬茬树苗在生长。形成大片桑树林,才有可能养很多蚕,这样吐的丝多。成为规模经营,可满足全国用户,能随时随地穿上丝织品,用量满足,供给关系协调。还有可能供过于求,初步构成这样的生态链,大概要五十年。以此类推,其他几组关系可以这样讲。这真正体现了儒家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见孟子非常关注民生,并有长远的奋斗目标。
    再看第三方面,主张教民者自古有之,但许多人忽视了教民和富民的关系。在孟子看来二者关系是很显明的。富民是教民的基础,这从孟子先讲富民后讲教民的,排列次序上已经可看出。孟子更深刻地阐述富民和教民的正确关系。孟子虽特别重视民在管理中作用,但是并没有片面夸张教育的作用。而十分强调教民的物质基础“民有恒产”。孟子指出:“是故……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从之也轻。”显然孟子认为富民实为教民的必要条件。如果说,富民属于物质文明建设,那么教民就是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二者之间的正确关系,儒家先哲在两千年前就讲清楚了。其一,孟子的教民与富民政策中,没有把“爱人”的道德精神停留在理念和感情上,而是贯彻在具体管理之中。其二,孟子正确阐明教民和富民的关系时。把道德建设建立在物质文明基础之上,使之具备物质保证。由此可见,孟子不仅思想,眼光长远,而且十分重视实践和可行性。
    孟子讲教民就是要贯彻其修养理论,通过教育手段以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帮助人们健全和完善人格,说到底就要人成为完善的社会人以区别动物界,这种教民政策对人们物质生活的关切。进一步深入到了精神生活领域。更是“爱人”的深层表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衣帛食肉”,在兵连祸结的战国时期,那可是一个美丽的梦幻。孟子不遗余力地描绘着这种梦幻,并希望有成为现实的可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当“养民”在物质上有了比较充分的保障时,还得在精神上教化民众,而“教民”的途径,就是“谨庠序之教”,借此“申之以孝悌之道”,来达到“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样了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通过富民教民的管理措施,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孟子为有“恒产者”老有所养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美好蓝图。孟子还以文王善养老为例来说明:“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也。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实,老者足以无失肉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这可以说是孟子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与《礼记》所描绘的大同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孟子对养老政策的描述是中国早期思想家对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一种有益探索,对我们今天所实行的养老政策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孟子提倡养民教民政策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反映,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社会变革的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处于流离转徙、饥寒交迫境地的下层民众的要求,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孟子所处的年代,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滥杀无辜、弱肉强食,暴政带来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条件下,孟子的这种政策,不仅可以促使统治者收敛暴政,而且对改变寡廉鲜耻的战乱年代的社会风尚,建立和谐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