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从公元220年到589年,是我国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这一时期,长期的分裂割据和连年战乱,使北方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江南地区得到迅速开...
——文学艺术的发展 教学目标 需要掌握的知识:17、18世纪文学家及代表作;近代绘画;近代音乐家及作品;近代建筑。 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对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兴趣和...
教学重点: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五卅运动。 教学难点: 对国共合作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分析;对“党内合作”方式的理解;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以及新三民...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难点:对一些专用名词的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或了解建安诗人的代表人物曹操、曹植、王粲和蔡文姬;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南北朝民歌的特点及北方民歌的代表作;书法家王羲之;大画家顾...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和思想教育: (1)清政府在各族人民支持下,同割据、叛乱势力进行斗争,加强了对福建、广东、云南、蒙古、西藏、新疆等边地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
一、导入的过程 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迎来了胜利。可是抗张胜利的果实应该属于谁?毛泽东主席说:(出示结满桃子的桃树的图片)这是很明白的。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
教学目标 需要掌握的知识: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欧洲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欧洲日常生活的变化,亚非拉美地区的社会的社会生活。 通过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各大洲社会...
教学目的 一、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1840年6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1年英军侵占香港岛;关天培虎门牺牲;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葛云飞定海牺牲;陈化成吴淞牺牲;1942年8月鸦片战争结束...
教材地位分析 《何梅协定》的签订和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是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和国民党妥协卖国嘴脸的暴露。中共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领导推动作用,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