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高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2:11:48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江苏省南京市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高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在中国的大多数乡村,春节一过,绝大多数青壮年纷纷背上简单的行囊,踏上远赴他乡打工谋生的行程。平常惟有老幼留守家园。据田野调查统计,山区及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外出打工者的人数一般在户均1.5至2人之间。
在农村大量劳动力离土离乡之后,熟人社会的行为逻辑是否还在运作?我试图以“无主体熟人社会”这一概念,描述并解释中国农村空心化之后的社会生活。之所以把青壮年大量离土离乡后的农村社区称为“无主体熟人社会”,是因为青壮年乃农村社区里最为活跃的成员,是家庭的顶梁柱,是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者以及利益冲突的当事人。大量青壮年在农村社区的长期不“在场”,构成了农村社会主体的失陷。
“无主体熟人社会”具有哪些不同于“熟人社会”的特征?
首先,熟人社会的行为逻辑有赖于道德舆论压力。舆论压力的形成,又有赖于一定数量的生活共同体成员与口头传播中的舆论放大效应,只有“一传十,十传百”,才会产生“唾沫淹死人”的舆论效应。如果舆论的传播仅仅“一”止于“十”或者无人可传播,当事人则可能将舆论视为“耳边风”,乃至胆大妄为,“如入无人之境”。
在“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由于农村社会的主体成员大量缺席,自然村落范围的道德舆论便难以形成“千夫所指”、“万人共斥”的“同仇敌忾”式的压力。人行为的“道德”含量总是与其所面临的道德舆论压力成正比,而道德舆论压力又与舆论传播者的数量成正比。
其次,说“行为的‘道德’含量与行为主体面临的道德舆论压力成正比”,其所预设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是要“面子”的。可以说,“熟人社会”里的人群越是众多,一个有“面子”的人所缔结的有效人际关系网络就越是宽广,“面子”就越是具有扩张和增值的能力。在熟人社会里,你敬我一分,我敬你两分,大家无非图个“面子”。给别人“面子”,事实上也是对别人抱有“回报”的期待。但在“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由于构成社会主体的中青年大量地长期不在村,农村社区成员锐减,“面子”的效能难以扩展,其“含金量”明显偏低。因此鼓励了只顾眼前利益的“不要脸”的“一锤子买卖”。目前中国乡村出现大量纠纷(如宅基地和水利纠纷)的深层原因,都可以从“无主体熟人社会”的行为逻辑中得到部分解释。
第三,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的社会边界是流动而模糊的,青年人已经与外部世界建立了各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朋友”网络。少数在外闯荡而终有所获的村人,他们根据人生成功程度的高低,来确定“家”的所在,挣够50万元者把“家”安在大城市,挣够20万元者把“家”安在县城,而挣够10万元者也要把“家”迁到距真正的家乡仅一步之遥的镇区中心所在地。这些幸运者已在乡村之外的世界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已没有必要回到原先狭小的熟人社会里去争得“面子”,赢取荣光,所谓“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这样,乡村社区的社会资本开始外向运作,难以在社区内累积,本土的民间权威日渐没落。
此外,在正常的熟人社会里,由于每个家庭的主事者在村,加上民间权威的作用,纠纷往往得到及时化解,所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伴随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家庭生命的周期性以及乡村节庆的周期性,打工者总是周期性地离乡与返乡,如一群候鸟,穿梭于城乡之间。在乡村“主体”不在村的情况下,在村的家人之间发生的摩擦往往日积月累,等待“男人”返乡时解决。还有,在外打工的村人之间发生矛盾,也往往在年底时带回家乡,由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第三者来调解。这是典型的“年终算总账”。(摘编自吴重庆《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
1.下列关于熟人社会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熟人社会里,乡民们活动区域相对封闭,人口流动少,村与村之间往来接触并不多。
B.在各自孤立的社会圈子里,乡民们因长时间、多方面的接触而互相熟悉,日渐亲密。
C.在熟悉社会中人的信用是天生的,他们并不重视契约,重视的是那些熟悉的规矩。
D.“唾沫”能“淹死人”,有赖于生活共同体成员的数量与口头传播中的舆论放大效应。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多数乡村,青壮年远赴他乡打工谋生,老幼留守家园,乡村虽然还是聚居社区,邻里依然还是熟人,但已经异于传统的“熟人社会”。
B.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乡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新的“朋友”网络,对回到原先狭小的熟人社会争“面子”兴趣不大。
C.在外闯荡的村人,挣了钱有所收获后,往往会把家安置到大城市或者镇上,挣钱越多家安得越多,这也是他们人生成功程度的一个标志。
D.打工者伴随着农业生产、家庭生命和乡村节庆的周期,如候鸟一样地离乡、返乡,与此同时,乡村的矛盾调解工作也呈现相应的周期变化。
3.下列俗语中,不能反映熟人社会的道德舆论压力的是(3分)
A.低头不见抬头见 B.一个篱笆三个桩
C.兔子不吃窝边草 D.树活皮,人活脸
4.请依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无主体熟人社会”的特征。(4分)
5.古人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为人做事的指南。请结合材料一的观点对此加以阐述。(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城外一日
(俄)契诃夫
早晨八点钟。
一大块灰色的乌云迎着太阳爬过去。在乌云上,时而这儿,时而那儿,闪出一道道电光,像是红色的锯齿。远处传来隆隆的雷声。热风戏弄青草,压弯树木,卷起灰尘。五月,一场真正的暴雨就要开始了。
以乞讨为生的六岁小姑娘费克拉在村子里跑来跑去,寻找鞋匠捷连契。小姑娘头发淡黄,光着脚,脸色发白。她的眼睛张大,嘴唇颤抖。
“大叔,捷连契在哪儿?”她逢人就问。谁也没有回答她。大家都关心暴风雨就要来了,纷纷躲到各自的小木房里去。最后她碰见教堂工友西雷奇,他是捷连契的好朋友。他走过去,让风吹得摇摇晃晃。
“大叔,捷连契在哪儿?”
“在菜园子里。”西雷奇回答说。
小姑娘就跑到小木房背后的菜园子里,在那儿找到了捷连契。鞋匠捷连契是个身量高的老人,瘦脸上长着麻子,腿很长,光着脚,身穿一件破烂的上衣,这时候在菜畦旁边站着,举起昏花的醉眼眺望乌云。
“捷连契大叔!”淡黄色头发的讨饭姑娘对他说:“大叔,亲人!”
捷连契弯下腰来凑近费克拉,他那严厉的醉脸上铺开了笑容。
“捷连契大叔,”费克拉拽住鞋匠的衣襟,哭着说,“哥哥丹尼尔卡惹祸了!我们快去吧!”
“惹了什么祸?哎呀,好响的雷!……什么祸呀?”
“丹尼尔卡在伯爵的树林里,把一只手伸进树窟窿里,现在拔不出来了。去吧,大叔,你行行好,给他把手拔出来!”
“他怎么会把手伸进去的?干吗伸进去?”
“他想替我从树窟窿里掏出一个杜鹃蛋来。”
捷连契就从菜园里走出去,抬高他的长腿,沿着街道大踏步走下去。他走得快,既不看两边,也不停住脚,讨饭的姑娘费克拉在后边几乎跟不上他。
两个旅伴走出村外,顺着尘土飞扬的道路往远处伯爵的那片颜色发青的小丛林走去。这儿到那儿有两俄里远。乌云已经遮蔽太阳,不久天空就连一小块蔚蓝的地方也没有了。天黑下来。
头一批又大又黑的雨点落在铺满尘土的道路上,印下了一个个黑斑。
“我和你都得淋湿,费克拉!”捷连契咕哝说。“身上别想有一块干地方……可是你不要怕,傻姑娘。……草会干,地会干,我和你也会干的。太阳虽说只有一个,可是它照着世上的万物呢。”
闪电在两个旅伴的头上一亮,隆隆的雷声响起来。
“你不要怕,小孤儿!天打雷不是因为生气。”
鞋匠和费克拉的脚上粘着一块块沉重的烂泥。走路吃力,路又滑,可是捷连契越走越快。矮小孱弱的讨饭姑娘走得上气不接下气,几乎跌倒。
后来他们总算走进了伯爵的丛林。那些树木淋过雨,让猛然袭来的大风一刮,向他们身上灌下水来。捷连契脚底下常绊着树桩,就渐渐走得慢了。
“丹尼尔卡在哪儿?”他问,“你把我领到他那儿去!”
费克拉领着他走进密林里,又走了四分之一俄里,才把丹尼尔卡指给他看。她哥哥是个八岁的小男孩,头发像赭石那么红,脸色苍白,带着病容,这时候站在那儿,身子靠着一棵树,歪着头,斜起眼睛看着天空。他一只手抓住破旧的小帽子,另一只手藏在一棵老椴树的树洞里。
“你的手在哪儿?”
“在树洞里……你行行好,把它拉出来吧,捷连契!”
树洞的边缘有裂口,夹住丹尼尔卡的手。捷连契拆下碎片,男孩的又红又皱的手就抽出来了。
三个旅伴从树丛里走出来,沿着林边空地往乌黑的路上走去。雷声渐渐小下去,隆隆声已经变远,在村子另一边响着。
“这儿,捷连契,前几天有野鸭飞过……”丹尼尔卡说,仍然在搔他的手。“它们多半在那块沼泽地里停下了。费克拉,你要我带你去看夜莺窝吗?”
“你别碰它,要不然你会惊了那些鸟儿……”捷连契说着,把他帽子上的水拧出来。“夜莺是唱歌的鸟儿,没有罪过……”
天上露出淡蓝色的一块地方。
“快来看啊!”捷连契说。“一个蚂蚁窝给冲开了!”
几个旅伴就弯下腰去凑近蚂蚁窝看。洪水冲毁了蚂蚁的住处。那些虫子惶惶不安地在泥地里乱爬,在他们淹死的同伴身旁忙忙碌碌。
“你们不会出事,死不了!”鞋匠笑着说。“只要太阳一出来,你们就会活过来。这对你们这些傻瓜也是个教训。下一回你们就不会住在低处了。”
他们往前走去。
“这儿有蜜蜂!”丹尼尔卡指着一棵小橡树的枝子,叫道。
枝上停着好些蜜蜂,淋了雨,受着冻,彼此紧紧地依偎着。那些蜂多极了,连树皮和树叶都被它们盖住,看不见了。
“这是蜂群,”捷连契教导说,“它本来飞着找住处,一淋雨就停下来了。要是蜂群在飞,只要给它洒上水,它就会停下来。”
太阳从云层里钻出来,温暖的阳光倾泄在树林上,田野上,这些旅伴身上。严峻的乌云已经走远,把暴风雨也带走了。空气变得温暖而芬芳。空中弥漫着稠李、甜苜蓿、铃兰的清香。
几个旅伴往河边走去。眼睛看到哪儿就走到哪儿,一路上不住谈话。丹尼尔卡问,捷连契回答。
捷连契对一切问题都答得上来,自然界简直没有一种能难倒他的秘密。他知道一切。例如,各种野草、野兽、石头的名字,他全知道。他知道什么草治什么病,毫不困难地认出马或者牛有多少年岁。他瞧着太阳落下去,瞧着月亮,瞧着飞鸟,就能说出明天是什么天气。这不是从书本上,而是在野外,在树林里,在河岸上学来的。是那些为他唱歌的鸟,在下落的时候留下漫天红霞的太阳,那些树木和青草,把他教会的。
丹尼尔卡瞧着捷连契,贪婪地把他讲的每句话都听进去。
将近中午,三个人在河岸上坐下。丹尼尔卡从袋子里取出一块面包,那块面包已经浸透了水,变成一团面糊了。几个旅伴动嘴吃起来。吃完面包,捷连契在河岸的沙地上直挺挺地躺下,睡着了。他睡觉的时候,男孩看着河水沉思。他有各式各样的东西可想。不久前他见过雷雨、蜜蜂、蚂蚁,现在他眼前又有些小鱼游来游去。
直到傍晚,这几个游客才回到村子里。两个孩子走到谷仓去过夜。那个谷仓以前用来存放村社的粮食,现在已经废弃不用了。两个孩子在干草上躺下,互相依偎着。
男孩没有睡着。他瞧着黑暗,觉得好像见到了白天见到的一切:雨云、明亮的太阳、鸟雀、小鱼、身材细长的捷连契。他很想对别人讲述他目前在黑暗里看见的那一切使他灵魂激动的东西,可又找不到可以交谈的人。费克拉还小,她是不能理解的。
“明天我要跟捷连契讲一下……”男孩暗想。
两个孩子想着无家可归的鞋匠,睡着了。夜间,捷连契走到他们这儿来,把一块面包放在他们头底下。这样的深情厚意却没有人看见。也许只有月亮看见了,它正在天空飘游,从房顶的窟窿里亲切地朝那个废弃的谷仓里张望。
(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汝龙译)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小说的叙述从五月一天的早晨开始,对乌云、电光、雷声、热风的描写渲染了暴雨来临前紧张的气氛。
B.费克拉对鞋匠的称呼从“捷连契大叔”到“大叔”再到“亲人”,表现出她恳求帮助的迫切心情。
C.“严峻的乌云已经走远,把暴风雨也带走了”,这一描写语带双关,还引出了下文四处漫游的情节。
D.只有月亮“亲切地朝那个废弃的谷仓里张望”,结尾拟人化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冷漠现实的控诉。
7.关于文中丹尼尔卡“惹祸”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省略了丹尼尔卡“惹祸”的具体情节,而借费克拉之口道出,避免了平铺直叙。
B.男孩“惹祸”的原因是想替费克拉从树窟窿里掏鸟蛋,侧面体现出两人相依为命的处境。
C.获救的丹尼尔卡脸色苍白,歪着头,斜着眼睛看天空,显然他为自己惹的祸而感到愧疚。
D.男孩“惹祸”的地点是城外两俄里多远的密林里,这与兄妹二人小流浪汉的身份相吻合。
8. 小说结尾补充交待捷连契也是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对刻画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小说把故事浓缩在先雨后晴的一天之内,这样安排有怎样的文学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燕王哙既立,苏秦死于齐。苏秦之在燕也,与其相子之为婚,而苏代与子之交。及苏秦死,而齐宣王复用苏代。
燕哙三年,与楚、三晋攻秦,不胜而还。子之相燕,贵重主断。苏代为齐使于燕,燕王问之曰:“齐宣王何如?”对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对曰:“不信其臣。”苏代欲以激燕王以厚任子之也。于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遗苏代百金,听其所使。鹿毛寿谓燕王曰:“不如以国让子之。人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由必不受,有让天下之名,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相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燕王因举国属子之,子之大重。或曰:“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太子用事。”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子之
子之三年,燕国大乱,百姓恫怨。将军市被、太子平谋,将攻子之。储子谓齐宣王:“因而仆之,破燕必矣。”王因令人谓太子平曰:“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正父子之位。寡人之国小,不足先后,虽然,则唯太子所以令之。”太子因数党聚众,将军市被围公宫,攻子之,不克。将军市被及百姓乃反攻太子平,将军市被死以殉。
国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众,燕人恫怨,百姓离意。孟轲谓齐宣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王哙死,齐大胜燕,子之亡。
二年,燕人立公子平,是为燕昭王。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子之/
B.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子之/
C.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子之/
D.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子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婚”是指苏秦、子之两家通婚,结为姻亲,与现代汉语“结婚”意思不同。
B.“三晋”是战国时韩﹑魏、赵三国的合称,韩氏﹑魏氏、赵氏原本是晋国大夫。
C.“寡人”即寡德之人,与“孤”“朕”“不穀”一样,都是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词。
D.“文武”指周文王与周武王,“文武之时”则指伐燕是齐宣王成就大业的好机会。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代与子之有交往,又接受子之的赠金,作为齐国的使者出使燕国时暗中帮助了子之。
B.鹿毛寿举尧让天下给许由的事例,目的是让燕王哙既保留王位又能获得让贤的美名。
C.禹认为他的儿子启不堪重任,把王权传给益,而启和他的同党联合攻打益夺回天下。
D.将军市被起初与太子平一起谋划攻打子之,后反戈与百姓一起攻打太子平,最终被杀。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今王以国让相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
⑵寡人之国小,不足先后,虽然,则唯太子所以令之。
14. 宋朝鲍彪《战国策注》中评价燕王哙是“七国之愚主也”,请简要概括燕王哙“愚”的表现。(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6题。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白居易
翰林江左日,员外剑南时。不得高官职,仍逢苦乱离。
暮年逋客恨,浮世谪仙悲。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
文场供秀句,乐府待新辞。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中以“翰林”“员外”代指李杜,既表尊敬,也点出了两人“不得高官职”的事实。
B.“逋客恨”与“剑南时”相照应,高度概括了杜甫漂泊西南、穷困潦倒的晚年生活。
C.李杜诗歌影响巨大,不仅传唱当时,也将流传后世;不止名动华夏,且已远播异域。
D.“乐府待新辞”一句,明确表达了诗人要以“新乐府”的创作接续李杜传统的雄心。
16. 结合全诗,谈谈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哪些感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短歌行》中“ ▲ , ▲ ”两句,曹操用比喻的手法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⑵《师说》中 “ ▲ , ▲ ”两句,体现了韩愈的择师标准: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⑶《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 ▲ ”两句,表现了南朝宋武帝刘裕率领军队北伐收复失地的气势。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 ▲ 。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 ▲ 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 ▲ 、“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谋而合 方寸之间 离群索居
B.如出一辙 方寸之间 凌空蹈虚
C.不谋而合 咫尺之间 凌空蹈虚
D.如出一辙 咫尺之间 离群索居
19.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仅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更赋予器物以生命,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
B.不仅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更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赋予器物以生命
C.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
D.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
20.有些汉语词汇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比如文段中的 “高精尖”“炫彩酷”。请简析其构词特点,并从生活中另举一例。(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假如说话有艺术,听话当然也有艺术。说话是创造, ① 。说话目的在表现,听话目的在了解与欣赏。不会说话的人往往会听说话,正好比古今多少诗人文人所鄙薄的批评家——自己不能创作,或者创造失败,便摇身一变而为批评大师,恰像倒运的窃贼,改行做了捕快。
听人说话,最好效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若要细加注释,未免琐细。不过,不求甚解,总该懂得大意。如果自己未得真谛,反一笔抹煞,认为一切说话都是吹牛拍马撒谎造谣,那就忘却了说话根本是艺术,并非柴米油盐类的日用必需品。 ② ,等于责怪一篇小说不是构自事实,一幅图画不如照相准确。说话之用譬如衣服, ③ ,一方面衬托显露身上某几个部分。假如赤条条一丝不挂,反惹人骇怪了。难道一个人的自我比一个人的身体更多自然美?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请用平实的语言加以转述,不改变原意。(4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众人参观大观园时,贾宝玉对园中景观发表过这样的看法:潇湘馆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稻香村则是人力穿凿扭捏而成,因为远无邻村,近不负郭;古人提倡“天然图画”,造园不应该“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
上述“天然观”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请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