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一试题库 > 期末考 >

吉林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吉林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乡土文学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反映对象的乡村开始逐步萎缩。相应地,乡土文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文学源于生活,当现实生活层面的“乡土中国”日益转变为“城市中国”,乡土文学的末日是不是会随之而来?对此许多人是深表忧虑的,甚至直接给出了“乡土文学消失成必然”的断语。但我以为不必过虑,城市化并不会必然带来乡土文学的消亡。
    首先,对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乡土空间趋于萎缩的问题应理性看待。乡土中国的转型并不能随着乡变镇、县改市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住进楼房、“被市民化”后的农民,离真正从思想意识上“市民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事实上,农民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还会保留甚至影响到数代以后。乡土小说赖以存在的乡土空间的萎缩程度,可能并不像数字所显示的那样悲观。
    这种情况也可以从创作者一方得到佐证。许多写乡土小说的作京都自称是“农民”,沈从文一直以“乡下人”自居,即便在进城多年,做了北大教授后也是如此。莫言也说自己的创作是“作为农民的写作”……这类说法往往容易受到一些质疑,因为进城多年的他们早已远离农民生活,不再熟悉现实中的农民和乡村。“作为农民的写作”是个伪命题,这种质疑或许会有一定道理。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来自乡土的“新城市人”要想完全摆脱乡土的灌注,彻底告别农民式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意识,却也的确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乡土作家强调自己的写作是“作为农民的写作”,又不完全是矫情或虚饰。农村的“城市化”、农民的“市民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农民心态和思维方式更将长期存在。
    其次,即便现实的乡土空间越来越狭小,城市化的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逆,也不意味着乡土文学就一定会走向衰落。在城市化进程的助推下,乡村发生的一些变化让乡土文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事实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土空间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乡土经验也越来越成为对城市人来说充满陌生化的经验。新兴的城市正在变得千城一面,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审美疲劳。于是,在外出旅游时,越来越多的人会将与自然更加接近的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村寨游成为旅游新宠,体验农家乐也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作为乡土世界虚拟文本的乡土文学,它会伴随着城市人对乡土的怀旧和对一种乡村生活方式的追求而长久地存在下去。
    “乡村振兴”也为乡土文学提供了生存的沃土,现实层面“乡村”也在对“城镇化”发展的单一路向进行一些补充,或修正。于是“乡村振兴”成为“城镇化”之处的另一条道路。“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有理由相信,乡土文学不会衰落和消亡。不但如此,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的转型还可能会为乡土文学带来新的希望和发展契机。不过,在此过程中,乡土文学本身的转型恐怕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来适应变化中的现代人的乡土想象和审美需求,乡土文学必能找到源头活水,重新焕发生机。
    (摘编自史建国《乡村振兴与乡土文学的未来》)
    材料二:
    乡土作为人类诞生的摇篮,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童年记忆,当人类成群结队的拥向文明的象征——城市之后,人们的情感与乡土仍然有着不能拆散的精神联系,乡土成了人类永恒的精神故乡与家园,一个遥远而亲近的梦,这就是人类的乡土情结。马克·吐温对家乡密西西比河的乡村生活的描摹,福克纳对美国南方风情画般的描绘,以及屠格涅夫、契诃夫、托尔斯泰对俄罗斯的广阔草原、森林和乡村生活的由衷赞美,都已证明乡土像母亲一样孕育了诺多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在中国,从乡土小说的奠基者——鲁迅、茅盾、沈从文、废名,到后来的汪曾祺、孙犁、莫言等,他们始终痴情地关注着那片充满苦难与温情的乡土。
    一般意义上的“乡土文学”作家是以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这是相对于其他生活领域(如城市、军营、知识界等)而言的。这些“乡土作家”特别地关心乡间外观上和一般生活形式上区别于其他生活领域的特色,他们努力追求自己笔下乡间的独特性,并一律带有较为浓重的“乡恋”色彩。与此不同,莫言笔下的乡间世界基本上是在同一空间内展开。高密东北乡,一个中国古老、充满苦难的乡村,它不是历史主义者眼中的某个特定阶段的乡村,而是一块永恒的土地,被时间滤去了历史附着在乡村生活表面的短暂性特征,其生活呈现为最基本的形态:吃、喝、生育、暴力、死亡……他努力书写高密东北乡人的贫苦,写出他们的艰难抗争,写出他们虽贫困却有着不屈的精神、美好的道德与淳朴善良的人性,表现了作家按照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园去整合现实、祈求故土复兴的美好愿望,成就了他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高度。
    (摘编自黄志刚《莫言小说乡土情结探源》)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乡土空间日益萎缩的背景下,人们对乡土文学的未来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B. 乡土作品容易受到质疑,是因为其作者进城多年,已远离农民生活而不再熟悉现实中的农民和乡村。
    C. 对乡土文学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探讨,必须关注作为乡土文学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反映对象的乡村。
    D. 乡村振兴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家园、让居民记住乡愁,是对“城镇化”发展单一路向的补充或修订。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作者推翻了“乡土文学消失成必然”的断语,认为适应变化的乡土文学会重新焕发生机。
    B. 材料二通过举例等手法,阐释了莫言小说中独特的“乡土情结”,并将其创作的高度归因于此。
    C. 走向城市的人们割舍不下与乡土的联系,故中外文坛诸多作家用作品来诉说着他们的乡土情结。
    D. 莫言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作家并且寓居城市的知识分子,始终努力追求自己笔下乡间的独特性。
    3. 下列文学作品中不属于材料二中的“乡土文学”定义范畴的一项是(   )
    A. 汪曾祺散文《端午的鸭蛋》记叙了作者家乡高邮端午节的一些风俗,语言闲适自由,趣味盎然,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赞美。
    B. 郁达夫散文《故都的秋》以深情描写北平秋天的“清”“静”“悲凉”,蕴含着深沉的故国之恋,唤起人们对祖国的热爱。
    C. 鲁迅小说《社戏》追忆了乡间生活,集中表现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寄托了作者对农家朋友的诚挚情谊。
    D. 萧红小说《呼兰河传》展示了“北中国”乡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其中第三、四章写“我”的童年生活和对祖父的依恋。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5. 新时代的乡土文学作家如何创作出精品佳作?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1. B    2. B    3. D    
    4. ①整体上采用总分总结构。首先提出观点:中国城市化并不会必然带来乡土文学的消亡;然后分析原因;最后重申观点,并指出乡土文学的转型也是不可避免的。
    ②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从两个方面分析中国城市化不会必然带来乡土文学消亡的原因
    5. ①关注乡土,追求乡间的独特性,表达作家“乡恋”之情。
    ②按照作家心目中的理想家园去整合现实、祈求故土复兴。
    ③不断调整适应城市化过程中现代人的乡土想象和审美需求。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乡土作品容易受到质疑”错误,原文“许多写乡土小说的作京都自称是‘农民’……这类说法往往容易受到一些质疑,因为进城多年的他们早已远离农民生活,不再熟悉现实中的农民和乡村”,是说许多写乡土小说的作者都自称是“农民”容易受到质疑,不是说乡土作品容易受到质疑。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并将其创作的高度归因于此”错误,原文“他努力书写高密东北乡人的贫苦,写出他们的艰难抗争,写出他们虽贫困却有着不屈的精神、美好的道德与淳朴善良的人性,表现了作家按照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园去整合现实、祈求故土复兴的美好愿望,成就了他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高度”,莫言小说中独特的“乡土情结”指“莫言笔下的乡间世界基本上是在同一空间内展开”,这不是他创作达到一定高度的原因。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乡土文学”以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追求乡间的独特性,带有较为浓重的“乡恋”色彩。
    D.《呼兰河传》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没有较为浓重的“乡恋”色彩。不属于材“乡土文学”定义范畴。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第一段“乡土文学的末日是不是会随之而来?对此许多人是深表忧虑的,甚至直接给出了‘乡土文学消失成必然’的断语。但我以为不必过虑、城市化并不会必然带来乡土文学的消亡”提出作者观点:中国城市化并不会必然带来乡土文学的消亡。
    第二至五段“首先,对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乡土空间趋于萎缩的问题应理性看待。乡土中国的转型并不能随着乡变镇、县改市就一劳永逸地解决”“其次,即便现实的乡土空间越来越狭小,城市化的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逆,也不意味着乡土文学就一定会走向衰落”从两个方面分析原因。
    最后“我们有理由相信,乡土文学不会衰落和消亡。……不过,在此过程中,乡土文学本身的转型恐怕也是不可避免的”,重申观点,“乡土文学不会衰落和消亡”,并指出乡土文学的转型也是不可避免的。
    整体上采用总分总结构,主体部分为并列式结构。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在中国,从乡土小说的奠基者——鲁迅、茅盾、沈从文、废名,到后来的汪曾祺、孙犁、莫言等,他们始终痴情地关注着那片充满苦难与温情的乡土”“他们努力追求自己笔下乡间的独特性,并一律带有较为浓重的‘乡恋’色彩”可知,关注乡土,追求乡间的独特性,表达“乡恋”之情。
    根据“他努力书写高密东北乡人的贫苦,写出他们的艰难抗争,写出他们虽贫困却有着不屈的精神、美好的道德与淳朴善良的人性,表现了作家按照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园去整合现实、祈求故土复兴的美好愿望,成就了他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高度”可知,按照作家心目中的理想家园去整合现实、祈求故土复兴。
    根据“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的转型还可能会为乡土文学带来新的希望和发展契机。不过,在此过程中,乡土文学本身的转型恐怕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来适应变化中的现代人的乡土想象和审美需求,乡土文学必能找到源头活水,重新焕发生机”可知,不断调整适应城市化过程中现代人的乡土想象和审美需求。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意外
    铁凝
    台儿沟很少有人家挂照片,也很少有人出去照相。公社没有照相馆,去趟县城,跋山涉水来回五百里。谁家要是挂张照片,顿时满屋生辉,半个村子也不免热闹几天。
    山杏的哥哥来了封信,向家里要张“全家福”。信中特别提到,最想念妹妹山杏。他在南方一个小岛上当兵已经两年,走的时候山杏才八岁。
    接到哥哥的信,山杏整天催爹妈去县城照相。现在,摘完了核桃,又摘完了柿子,爹对山杏说:“明天咱们就上路。”
    山杏一晚上也没睡好。晚开眼看看,妈正弯着腰烙饼;又开眼看看,妈还弯着腰烙饼,再睁开眼看看,一摞白面饼高高地堆在桌上。她想,这不就是过年吗?过年家里也没烙过这么多白面饼。
    天不亮,山杏就穿上过年时的新罩衣,又叫妈给她拿出哥哥寄来的新塑料凉鞋。妈说:“咱不,照相可不能露脚趾头。不如穿我做的扎花鞋。”山杏打整着自己,妈也打整着自己。山杏还从墙上摘下那块落满灰尘的小镜子,前前后后让妈照。直到爹在门口等得不耐烦了,妈才挎起了沉甸甸的篮子。
    他们搭了五十里汽车,走了二百里山路,喝凉水、住小店,吃了多半篮子干饼,第三天才来到县城。山杏一心想着妈在路上嘱咐过她的话:“听人说,照相馆的灯比太阳还亮,到那时候再亮也不能眨眼,一眨眼就照成瞎子了。”
    进了照相馆,一个烫着卷发的姑娘把他们领进一间黑屋。哗的一下,一屋子灯都亮了——
    有高楼,有大厦,有鲜花,有木马……山杏的眼都不够用了。忽然间她被人拉住胳膊塞在了爹妈中间,原来照相就要开始了,烫发姑娘躲在一只木匣子后面顶起块黑布,左比划,右比划,这使山杏又想起妈在路上嘱咐过她的话。她扭头看看妈,妈已瞪起了眼睛顾不得看她;她又扭头看看爹,爹也正大睁着眼睛向前看。山杏转回头,也赶紧把眼睛瞪得圆圆的。木匣子里“咔嚓”了一声,一屋子灯也跟着灭了。他们又摸黑走出屋子。
    半个月后,山杏爹从大队部拿回一个照相馆寄来的信封。山杏赶紧抢着撕开口,里面果然有张照片。谁知,上面没有大睁着眼睛的山杏,也没有睁大了眼的爹妈。照片上就一个人,一个正冲她们全家微笑的姑娘:额前的卷发像云彩,弯弯的眼睛像月牙儿,比照相馆那个卷头发的还好看。山杏和爹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说不出话来。
    第二天,山杏家的墙上挂出了这张照片,照片上的姑娘冲所有来参观的人微笑着。有人问起这是谁,爹妈吞吞吐吐不说话,山杏说,那是她未来的嫂子。
    山杏知道撒谎不好,但又觉得,不管怎么说,从此,她家也可以和那些有照片的人家比美了。
    文本二
    小说叙事语言的最高境界是,“状可见,声可闻,意可察,情可感”。这是进入语言完美表达的重要途径。“状可见”是指读者通过语言创造的形态美,体会作品中真实可感的世界;“声可闻”是指通过语言声音的描述,使作品中表达的内在蕴含具有形象的特质;“意可察”的含义是指凭借作家创造的意境,可以明了小说的内在意涵;“情可感”是指读者以作品的语言叙事为桥梁,抵达作家在小说中所要表达的审美情感。铁凝的小说语言不仅自然逼真,表情达意,而且具有绘声绘色的美学效果。在不同的时代,面对不同的题材,铁凝小说的语言虽然有一定变化,但是追求叙事的立体感,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多样化表述,剖析人性的真善美,是她小说叙事的总体风格。
    因为有绘画的实践,而且对美术理论有着深厚的训练,所以当铁凝把这种造型艺术用之于小说创作时,其语言叙事就具备了一种“状可见”的浮雕式的形态美感。她笔下的风景有清水出芙蓉的静美,人物则逼肖自然。她的语言表达既有对自然物象的发现,也有结合主体生活现实的艺术化的再创造。外在的风物在她独有的语言描绘下,都有一种绘画的“形”的质感。
    “声可闻”的语言叙事,是指作家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通过语言的表述让读者对所表达的外在物象有如闻其声的感觉。“声可闻”也可以是“叙事声音”,这种由叙述者亲自讲述的审美表达,使阅读者在接受文本的过程中,更真切地领悟到小说的故事就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加深了小说接受者对文本真实性的再认知。
    “意可察”的语言叙事,是指通过对文本的整体剖析,弄清楚小说中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活动的空间,从而推导出作品的主旨意义。
    “情可感”的语言叙事,是指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接受,洞悉作家在作品中表达的审美情感。铁凝高中毕业后就以知青的身份下乡插队,而且是自觉地以这种直接有效的途径深入生活,为实现作家的梦想而努力。如此自为的生活体验,给她的农村叙事增添了扎实的创作土壤。正如作家所说:“土地和农民维系着我的血脉,也维系着中国的血脉。我没有理由不去试着表现他们。”有了这样的理性认识,回城之后的铁凝又多次到农村,而且每一次都有着新鲜的感受,农民现存的生存状况自然而然地成为她小说内容表现的对象,但是阅读者在审美接受时,不仅可以体会到作家鲜明的立场,而且可在审美感知的阅读中领悟到作家所表达的真实情感。
    选自李骞《论铁凝小说语言的叙事艺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5期》)(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照相”为线索,围绕山杏一家人照“全家福”这一核心时间展开情节,叙述集中,脉络清晰,尺幅微澜,引人入胜。
    B. 一家人辗转三天才到县城,路上妈嘱咐山杏“照相馆的灯比太阳还亮”,都表明一家人对照相的期待、对新鲜事物的好奇。
    C. 照片上是一个陌生姑娘,山杏却谎称是她未来的新嫂子,爹妈的吞吞吐吐与山杏的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山杏的虚伪。
    D. 小说以一种少女审美的眼光,来传达出对于现实生活的主观感觉,整体语言朴实而不失柔婉清新,情韵悠长,引人深思。
    7. 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铁凝小说叙事的总体风格是:充分表现叙事的立体感,多样化表述丰富的生活,剖析人性的真善美,具有独特的美学效果。
    B. 《哦,香雪》中如诗如画的意境淡远而内涵深厚,用形象化的语言细腻描写景物,体现了铁凝小说语言“状可见”的美感。
    C. 作家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声可闻”的叙事语言就是通过拟声词的使用,让读者对所表达的外在物象有如闻其声的感觉。
    D. 铁凝有浓郁的乡土情结。她怀着对土地、农民的热恋及在乡村中寻找精神家园的期冀,创作了《哦,香雪》《意外》等乡村题材小说。
    8. 看着妈妈夜里烙饼,山杏想“这不就是过年吗?过年家里也没烙过这么多白面饼。”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9. 文本二中提出,小说叙事语言的最高境界是“状可见,声可闻,意可察,情可感”。请谈谈小说《意外》的叙事语言是如何体现这种语言境界的。
    【答案】6. C    7. C    
    8. 这句话表达了山杏家里穷困的程度,也表现出全家人对照相的期盼和重视的程度。
    9. “状可见”:小说采用细节描写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十分逼真。如写山杏一家照相时“睁大眼睛”,生动地写出他们第一次照相的紧张,十分符合人物身份。
    “声可闻”:小说通过叙述语言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有如闻其声的感觉。如小说写山杏妈在照相之前烙饼的情景,让读者仿佛能够听到锅铲相碰的欢快的声音。
    “意可察”:小说通过写山杏一家郑重其事到城里去照相的故事,表现出山村人对现代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情可感”:小说写了山杏和妈妈照相之前的精心打扮,写了结尾山杏把寄错的照片挂在墙上,展现出乡村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他们淳朴的人性之美。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突出了山杏虚伪”错,山杏这么说是因为:首先山杏把照相看做过年一样,不想让这份美好立刻消失;其次接到的照片虽然不是“全家福”,很无奈,但她还是很高兴,他们家可以和有照片的人家媲美了。总之,在那个艰苦闭塞的山村里,山杏内心追逐着美,憧憬着美好的生活,她要把美留在身边,留在山村里。因此不是表现山杏的虚伪。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声可闻’的叙事语言就是通过拟声词的使用……”错,原文是“‘声可闻’的语言叙事,是指作家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通过语言的表述让读者对所表达的外在物象有如闻其声的感觉。‘声可闻’也可以是‘叙事声音’”,可见“拟声词的使用”理解太表面化。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山杏看到妈烙了那么多白面饼,觉得“这不就是过年吗?过年家里也没烙过这么多白面饼”,表明白面饼对于她们家来说是奢侈的东西,只有过年才能吃得到,写出了她们的贫困;
    因为要去照相,妈妈连夜烙白面饼,而且烙了很多,感觉像过年一样,表现出全家人对照相的期盼和重视的程度。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写作技巧、多角度探究文本审美意蕴的能力。
    “状可见”:文本二“是指读者通过语言创造的形态美,体会作品中真实可感的世界”“其语言叙事就具备了一种‘状可见’的浮雕式的形态美感。她笔下的风景有清水出芙蓉的静美,人物则逼肖自然”。比如在文本一中,采用细节描写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十分逼真。如写山杏一家照相时“她扭头看看妈,妈已瞪起了眼睛顾不得看她;她又扭头看看爹,爹也正大睁着眼睛向前看。山杏转回头,也赶紧把眼睛瞪得圆圆的”,一家人照相时都睁大眼睛,生动地写出他们第一次照相的紧张,十分符合人物身份,人物描写十分逼真。
    “声可闻”:文本二“是指作家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通过语言的表述让读者对所表达的外在物象有如闻其声的感觉”。文本一通过叙述语言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有如闻其声的感觉。如小说写山杏妈在照相之前烙饼的情景,“山杏一晚上也没睡好。晚开眼看看,妈正弯着腰烙饼;又开眼看看,妈还弯着腰烙饼,再睁开眼看看,一摞白面饼高高地堆在桌上”,让读者仿佛能够听到锅铲相碰的欢快的声音。
    “意可察”:文本二“是指通过对文本的整体剖析,弄清楚小说中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活动的空间,从而推导出作品的主旨意义”,小说通过写山杏一家郑重其事到城里去照相的故事,表现出山村人对现代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如“山杏一晚上也没睡好。晚开眼看看,妈正弯着腰烙饼;又开眼看看,妈还弯着腰烙饼,再睁开眼看看,一摞白面饼高高地堆在桌上。她想,这不就是过年吗?过年家里也没烙过这么多白面饼”,写出全家人对“照相”这件事的重视;还有“山杏知道撒谎不好,但又觉得,不管怎么说,从此,她家也可以和那些有照片的人家比美了”,山杏挂出了那张照片,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家也可以和有照片的人家比美了。透过这样的描写,我们能够看到山村人对现代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情可感”:文本二“天不亮,山杏就穿上过年时的新罩衣,又叫妈给她拿出哥哥寄来的新塑料凉鞋。妈说……山杏打整着自己,妈也打整着自己。山杏还从墙上摘下那块落满灰尘的小镜子,前前后后让妈照”,小说写了山杏和妈妈照相之前的精心打扮,让读者感受到她们的对照相的好奇与重视,还有纯真的心灵;小说结尾山杏把寄错的照片挂在墙上,“山杏家的墙上挂出了这张照片,照片上的姑娘冲所有来参观的人微笑着”“不管怎么说,从此,她家也可以和那些有照片的人家比美了”,展现出乡村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他们淳朴的人性之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姚鼐,字姬传。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四库馆开,充纂修官,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不仕,鼐言,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鼐工为古文。康熙间,侍郎方苞名重一时,同邑刘大櫆继之。鼐世父①范与大櫆善,鼐本所闻于家庭师友间者,益以自得,所为文高简深古,尤近欧阳修、曾巩。时人以为其文有古人所未尝言,辞迈于方,理深于刘。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
    (节选自《清史稿·姚鼐传》)
    【注】①世父:大伯父,后用为伯父的通称。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B. 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C. 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D. 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乾隆,清高宗皇帝的年号。“祖有功而宗有德”,乾隆皇帝庙号为“高宗”,而开国君主的庙号一般是“祖”。
    B. 京师,指国家的都城,和白居易《琵琶行》中“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帝京”词义相同。
    C. 晦,每月三十。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苏轼《赤壁赋》中“七月既望”的“既望”是十六。
    D. 桐城派,以地域命名,是中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作者姚鼐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姚鼐写景善用修辞,如“半山居雾若带然”,雄伟的泰山具有温柔飘逸的风韵,“苍山负雪”,赋苍山以生命,积雪覆盖山峰。
    B. 姚鼐按时间顺序依次写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景色,展示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表达作者对泰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C. 姚鼐反对随便做官,认为做官更应关注能否实现志向、能否救助众人等问题。他在《四库全书》完成后,请求辞职奉养父母。
    D. 姚鼐善写古文,在家人和方苞、刘大櫆的指导下,取得很大进步。其文章高雅简练、深刻古朴,尤其接近欧阳修、曾巩的文风。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2)时人以为其文有古人所未尝言,辞迈于方,理深于刘。
    14. 请根据文本一内容,依次补充作者的登山路线图。
    南麓登山——______——______——______——遂至其巅
    【答案】10. A    11. C    12. D    
    13. (1)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人们都叫它天门。
    (2)当时的人认为他的文章有古人不曾提到的地方,他的文辞比方苞豪放,道理比刘大櫆深刻。    
    14. ①. 中谷    ②. 中岭    ③. 西谷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这时大风扬起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
    “击面”,动宾短语,不断开,排除BD;
    “白若樗蒲数十立者”为定语后置句,不断开,排除C。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B.“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句意:我自从去年辞别了京城,贬官在浔阳,一直卧病。
    C.“晦,每月三十”错误,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在家人和方苞、刘大櫆的指导下”错误,原文是“侍郎方苞名重一时,同邑刘大櫆继之。鼐世父范与大櫆善,鼐本所闻于家庭师友间者,益以自得”,应该是在姚范、刘大櫆的指导下,并没有方苞。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当”,挡;“限”,像门槛一样;“崖限当道者”,定语后置,应为“限当道崖”;“谓”,叫。
    (2)“以为”,认为;“所未尝言”,不曾提到的地方;“辞迈于方,理深于刘”,状语后置,“辞于方迈,理于刘深”。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可知,作者的登山路线为:南麓登山——中谷——中岭——西谷——泰山巅。
    参考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处的日观峰,在古长城南面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过长城的城墙,到了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纯字子颍的从南面的山脚上山。四十五里长的路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
    我起初沿着中间的山谷进山,走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又沿着西面的山谷走,就到了山顶。古时候登泰山,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那里。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人们都叫它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颍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岱祠,还有碧霞元君祠;皇帝的行宫在碧霞元君祠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姚鼐,字姬传。乾隆二十八年考中进士。《四库全书》完成后,在记名御史的官任上,请求辞职奉养父母,回到故里,不肯再出来做官。姚鼐说:“古代的君子,做官不是随随便便的,他将会考虑他的志向能否在当时得以实现,他的方法能否对大众有所补益。”姚鼐擅长写作古文。康熙年间,侍郎方苞在当时名声很大,同乡刘大櫆承续他。姚鼐的伯父姚范与刘大櫆交情深厚,姚鼐原本在家庭和师友之间有点名气,因此更加得以长进,所写的文章高雅简练深刻古朴,尤其和欧阳修、曾巩的文风非常接近。当时的人认为他的文章有古人不曾提到的地方,他的文辞比方苞豪放,道理比刘大櫆深刻。三个人都是桐城籍,世人传颂他们为桐城派。
    (节选自《清史稿·姚鼐传》)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漫兴①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③,舍我其谁也?
    【注】①这首词作于庆元六年(1200年),词人因遭诬陷被罢官,赋闲于铅山。②李蔡,西汉名将,封侯赐邑,位至三公。③力田:乡官名,掌管农事。
    15. 下面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词题为“漫兴”,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有罢官归田后的胸有郁积,自我解嘲之意。
    B. “李蔡”两句言李广虽功勋卓著,却终无封侯之赏。李蔡为人下中,却封侯赐邑。
    C. 从如云的荒草到陈年老根,词人深感责任重大,决心以“力田”为业,努力耕作。
    D. 全词上阕从史料中取材,含蓄委婉;下阕就当时的田园生活抒发感慨,寓庄于谐。
    16. 《词洁》评价此词“稼轩本色自见”,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本词是如何表现“稼轩本色”的。
    【答案】15. D    16. 作者截取“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这一史传中最精彩片断,可见其匠心独运。接着转而强调李蔡的“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却”字衬托出李广为人在上上,却终生不得封侯的悲惨境遇。在两者强烈对比之下,作者心中对南宋统治集团的郁积一触即发。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D.“含蓄委婉”错,词的上阕并非含蓄委婉,而是通过汉代李广李蔡才干高下有别,然而遭遇却恰恰相反的强烈对比,借以痛斥南宋当局在人才使用上执行的佞谀升迁、真虎不用的原则。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
    作者辛弃疾性情豪放,词作沉郁痛快。
    本文上阕用典,全从《史记·李将军列传》化出,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作者截取“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这一史传中最精彩片断,可见其匠心独运。接着转而强调李蔡的“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却”字衬托出李广为人在上上,却终生不得封侯的悲惨境遇。
    词中的李广,实际上是词人的自我写照;为李广鸣不平只是表面文章,真正的矛头是指向那人妖不分的南宋统治集团的。全词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有罢官归田后的胸有郁积,自我解嘲之意。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韩愈《师说》里唐代的士大夫为自己不从师学习找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正如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人类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太过短暂而渺小。所以人类应该对大自然有一种“敬畏”。
    (3)《涉江采芙蓉》的作者因为“同心而离居”而悲伤,请你用本学期学过的诗词为之开解:“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古典诗歌中有万千美景,无限风光。有无边无际的蔚蓝的天空,有日月照耀的宫阙,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也有清新雨后的月光水声,幽静山林里的明净光影,如《山居秋暝》中的“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位卑则足羞    ②. 官盛则近谀    ③. 寄蜉蝣于天地    ④. 渺沧海之一粟    ⑤. 两情若是久长时    ⑥. 又岂在朝朝暮暮    ⑦. 青冥浩荡不见底    ⑧. 日月照耀金银台    ⑨. 明月松间照    ⑩. 清泉石上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谀”“蜉蝣”“沧”“粟”“暮”“冥”。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曾有过好多回,我(史铁生)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   ①   地在这园子里,她就   ②   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   ③   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18. 请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叠词。
    19. 请指出下列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B. 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
    C.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D.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答案】18. ①好好      ②悄悄        ③缓缓    19. A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①本处是说母亲到地坛来找“我”,是怕“我”做傻事,所以她要看到“我”好好地待在地坛,所以可填“好好”。
    ②本处是说母亲来找“我”,并不想让“我”知道,看到“我”好好地在这里,就静悄悄地走了,所以可填“悄悄”。
    ③前面说到母亲的视力不好,所以母亲看到“我”之后从地坛离开时肯定也是缓慢的,所以可填“缓缓”。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破折号的把握能力。
    文中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声音的延续;
    C.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D.表示插入。
    故选A。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心血管的领域里总是有这么一句话“人与动脉同寿”。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的血管能工作多久,   ①   。如果血管一老,人也会变老,甚至是寿命变短。如果把身体比作是一个城市,那么血管就是分布在城市各个地方的马路,不仅道路的好坏会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会影响市容。同样健康的身体也离不开健康的血管。
    如果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就会变得狭窄,血液再因为不良饮食变得黏稠,路窄车多,   ②   。你以为血管堵起来不是什么大事,其实当血管堵起来的那一刻,你的身体健康就已经开始受损了。感觉到头晕眼花、胸口发闷还只是轻症,要是严重了,血管上面的斑块脱落,就会直接导致身体一部分的血液无法流通,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慢性肾病等后果,严重就是猝死。   ③   ,年轻人也要注意的。高脂肪食物、高糖饮食、高盐饮食都会加速血管堵塞。日常一定要好好地保护血管,避免伤害血管的事情,及时捕捉血管病变的征兆。也要免久坐多运动,同时保持心情的愉悦,多喝水,多吃蔬果蔬菜,预防血管堵塞。
    20.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道路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市容,同时对一个城市的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B. 道路的好坏不仅会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会影响市容。
    C. 不仅道路的好坏会影响市容,同时对一个城市的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D. 不仅道路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影响市容。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0. A    21. ①人就可以活多久 ②血管自然就会变堵 ③不仅是中老年人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不仅道路的好坏会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会影响市容。
    划线句子存在以下语病:
    一是关联词位置不当,句子前后陈述对象一致,都是“道路的好坏”,把“不仅”调至“道路的好坏”后;
    二是搭配不当,“道路的好坏”与“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改为“道路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是语序不当,“影响市容”和“城市的发展”是递进关系,可改为“不仅会影响市容,同时对一个城市的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只有A项修改最为正确。
    故选A。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由上文“人与动脉同寿”可知,血管与人到寿命相关;由此可知“一个人的血管能工作多久”的下句内容应是“人就可以活多久”。
    第二空,由“路窄车多”可知会拥堵;再结合上文“血管就会变得狭窄,血液再因为不良饮食变得黏稠”可知是说“血管”的问题,此处应该填写“血管自然就会变堵”。
    第三空,根据语境“年轻人也要注意的。高脂肪食物、高糖饮食、高盐饮食都会加速血管堵塞”可知,此处是说血管堵塞不仅仅是中老人要注意到的问题,故应该填写“不仅是中老年人”。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两千多年前,荀子用《劝学》表达了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一千多年前,韩愈针对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写下《师说》。而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如:学习内容增多,学习时间紧张;学习资源极度充足,难以辨别处理;外界诱惑增加,学习者对于已有的学习条件不加珍惜;未来选择日趋多元化,学习者的学习目的更加迷茫等等,
    请你针对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结合个人体验,以“《劝学》新说”为副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主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