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2023年高二1月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1:11:5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湖北省孝感市2023年高二1月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考试时间:2023年1月7日上午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鲁迅在写于世纪初的《文化偏至论》①里,所要讨论的是新世纪的中国文化的战略选择问题,同时提出的是中国要建立什么样的“新文明”,也就是如何赶上世界新潮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的问题。针对当时流行的关于中国的“现代文明”的种种设想,他明确提出,无论是“以富有为文明”“以路旷(即科技——引者注)为文明”,还是“以众治(即以议会民主为代表的现代民主)为文明”,都是片面的,只抓住了“现象之末”,而放弃了“本原”;他因此提出“根底在人”,中国在新世纪里,要“生存两间,角逐列国”,“其首在立人”,也即人的彻底解放,这是中国现代化的出发点,也是最后的归宿。
他又进一步回答了“怎样立人”的问题,指出:“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他的结论是:“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这就是说,鲁迅在思考中国所要建立的“现代文明”、所要实现的“现代化”目标时,他并非不重视民族国家的独立、富强与民主,但他更重视与强调“人的个体生命的精神自由”:他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本末之分”,因此他赋予后者以哲学上绝对的终极的意义与价值,同时在现实层面的现代化(“现代文明”)目标与道路上,强调“立人”是“立国”的前提与基础,逻辑与历史的起点与终点(最终要建立的现代国家是“人国”)。
鲁迅的“立人”思想首先是建立在他对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的自觉反省与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的基础上的。鲁迅的日本友人增田涉曾经注意到“鲁迅的著作和他的日常谈话里,常常出现‘奴隶’这个词”,他认为,对于鲁迅,这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直接触到内心”的体验。由此形成了鲁迅基本思路:“把人当做人”,还是“使人成为奴隶(无论什么形式与旗号)”,是区分“传统社会(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历史,文化)”的基本标准与尺度;“自觉为人”,还是“甘当奴隶(无论什么形式与旗帜)”,是区分“传统人(知识分子)”与“现代人(知识分子)”的基本标准。他的几乎是无所不至的社会批判与文化(文明)批判正是以此为价值尺度的。
鲁迅的“立人”思想也是他对西方现代化道路反思的结果。鲁迅在本世纪初,当人们陷于西方物质文明与科学、民主的盲目崇拜时,他对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提出了质疑与保留。而在30年代,当他对完全按照西方模式建立的上海都市文明进行批判性的审视时,他在现代教育、现代传播(新闻,出版,等等)、现代家庭关系……诸多方面,都发现了新的奴役的再生产与再建构。这正是意味着,西方的现代化模式,也不能将人引出“奴隶时代”。
于是,鲁迅和 他同时代许多杰出的知识分子一起,把希望转向“第三样的时代”与“第三种文化”。而当鲁迅对苏联的现实作了更深入的研究,他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发现了“革命工头”与“奴 隶总管”,发现了“目标”(争取人的彻底解放)与“后果”(人的新的奴隶化)的巨大反差。他在离开这个世界以前,一再表示,要将他的这一发现,留给后代,则中国的前途“庶几有救”。这表明 , 尽管鲁迅终生也没有找到使中国人与人类彻底走 出 “奴隶时代 ” 之路 , 但他最后仍然坚 持 (或者说又回到了世纪初的起点)“人的个体精神自由”的目标,这本身即是有着重大的意义的。
(摘编自钱理群《绝对不能让步》)
材料二:
人有三性:奴性、悟性、理性。
所谓奴性,并不是“奴在身者”,真的给人做奴仆,而是“奴在心者”,精神上处于奴隶状态。依赖于外在的某种力量或者自身虚构的某种东西,受其精神奴役,缺乏精神之独立,思想之自由,属于盲目的本能的人。
悟性,是悟己为奴,开始感悟到自己的奴性,争取精神的解放和思想的自由,然而尚没有达到理性的境界,对自身与外界尚没有深刻的系统的理解。
理性,是达到了这种境界,对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及其相互关系有了理性的认识,成为了自觉的理性的人。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要经过奴性、悟性、理性这三个阶段,一个民族直至整个人类同样也要经过这三个阶段。而民族和人类的精神自觉就需要本民族和全人类的思想家、文学家,对本民族的精神以至全人类的人性进行内审与反省,并以文学为途径把自己反思的结晶传达给人民,以改变本民族的精神和人类的人性。
鲁迅毕生所致力的,就是对中国人精神的反思,启悟中国人“悟己之为奴”,改造自己的国民性,从奴性状态上升到悟性境界。而这种反思的目的,就是中国人能够“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摘编自张梦阳《鲁迅在今天的意义》)
【注】①《文化偏至论》,鲁迅于1908年8月在杂志《河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鲁迅觉得流行的“以富有为文明” “以路旷为文明” 等设想并非根本, “立人”才是中国现代化的出发点。
B.在对中国国情和西方现代化道路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鲁迅提出“人”是根本,“立人”是首要之务。
C. 鲁迅的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无所不至, 他 用 “ 自觉为人 ” 还 是 “甘当奴隶 ” 来区分“传统人”和“现代人”。
D. 鲁迅一生都致力于中国人精神的反思 , 引导国人改造国民性, 摆脱精神的奴性状态 , 成为自觉的理性的人。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结 合 《文化偏至论 》 一文的写作时代背景和刊载的杂志性质 , 可以推测鲁 迅 “立人 ” 思想的对象是新青年。
B. 30年代上海都市文明中发现了诸多方面的新的奴役的再生产与再建构, 说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是错误的。
C. “奴性 ”不在身而在心, 指的是缺乏精神之独立 , 思想之自由的人, 俗语里的“哈巴狗 ” 指的就是这类人。
D. 鲁迅终生也没有找到使中国人彻底走出“奴隶时代”之路,因此中学语文教材中逐渐“淡化”对鲁迅作品的学习。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不能支撑鲁迅启悟国人“悟己之为奴”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 鲁迅在 《论照相之类 》 中提到 S城就有利用照片的合成而制作的“求己图 ” : “一个自己傲然地坐着,一个自己卑劣可怜地,向了坐着的那一个自己跪着。”
B . 《孔乙己》里的孔乙己 , 面对他人指控自己偷书, 睁大眼睛说 “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并强调“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C. 在鲁迅的小 说 《祝福 》 里 , 祥林嫂为了寻求宽慰 , 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 , 花了 十二元鹰洋的大价钱,回来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
D. 《 阿 Q 正传 》 里的 阿 Q , 在被强者揪住的时候, 两只手捏住了自己的辫根, 自嘲为虫: “我 是虫豸——还不放么?”挨了打也只是落荒而逃,并不还手。
4. 材料一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试举出两种并简要分析。( 4 分)
5.阅读《论语·雍也》中孔子和子贡的对话,请简述孔子的“立人”与鲁迅的“立人”在概念内涵和提出目的方面有何不同。( 4 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碑
孙犁
赵庄村南有三间土坯房,一圈篱笆墙,面临着滹沱河,那是赵老金的家。
自从敌人在河南岸安上炮楼,老人整天到河边去,有鱼没鱼,就在这里呆一天。看看天边的山影,看看滹沱河从天的边缘那里白茫茫地流下来,像一条银带,在赵庄的村南曲敛了一下,就又奔到远远的东方去了。
“五一”(事变)以后,这里一向是常住八路军和工作人员的。这些日子,每逢赵老金睡下了,母亲和女儿小菊到了东间,把窗户密密地遮起来,一盏小小的菜油灯挂在机子的栏杆上,女儿登上 机子,母亲就纺起线来。
现在是九月底的天气,夜深了,河滩上起了风,听见沙子飞扬的声音,窗户也呼打呼打的响。屋里是纺车嗡嗡和机子挺拍挺拍的合奏。
母亲忽然听见窗户上啪啪地响了两下,她停了一下纺车,以为是风吹的,就又纺起来。立时又是“啪啪啪”的三下,这回是这么清楚,连机子上的女儿也听见了,转眼望着这里。
母亲把耳朵贴到窗纸上去,外面就有这么一声非常清楚、熟悉又亲热的声音:“大娘!”
“咳呀!李连长来了!”母亲一下就出溜下炕来,把纺车也带翻了。女儿又惊又喜地把机子停止,两手接着柱板,嘱咐着母亲:“你看你,小心点。”母亲摘下灯来,到外间去开了门,老李一闪进来,随手又关了门,说:“大伯在家吗?”
“在家里。干什么呀,这么急?”
“我们有十几个人要过河,河里涨了水,天气又凉不好浮。看见河边有一只小船,我们又不会驶,叫起大伯来帮帮忙。”
小菊听着,连忙从机子上下来到西间去了。
“十几个人?他们哩?”大娘问。
“在外边。我是跳墙进来的。”老李说。
“你就快点吧!”大娘向着西间喊了一声。
“来了。走吧,同志。”老金已经穿好衣服,在外间等候了。
大娘掩好门,回到屋里,和女儿坐在炕上。她听着,河滩里的风更大了,什么声音也听不见。风杀了,一股寒气从窗子里透进来。
老 金 回 来 , 他 的 胡 子 和 鬓 角 上 挂 着 一 层 霜 雪。他很忧愁地说:“变天了,赶上了这么个坏天气!要是今黑间封了河,他们就不好过来了。”
一家三口,惦记着那十几个人,放心不下。
早晨,天没亮,大娘就去开了门。满天满地霜雪,草垛上、树枝上全挂满了。树枝垂下来,霜花沙沙地飘落。
当大娘正要转身回到屋里的时候,在河南边响起一梭机枪。这是一个信号,平原上的一次残酷战斗开始了。
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中间是清脆沉着的步枪声。一家人三步两步跑到堤埝上,朝南望着。
赵老金忘记了那飞蝗一样的子弹,探着身子望着河那边。他看见那一小队人退到了河边。当他们一看出河里已经结了冰,中间的水又是那么凶的时候,微微踌躇了一下。但是立刻就又转过身去了,他们用河岸作掩护,开始向三面的敌人疯狂地射击。老金看见就在那烟火里面,这一小队人钻了出来,先后跳到河里去了。
他们跳进结冰的河里,用枪托敲打着前面的冰,想快些扑到河中间去。但是腿上一阵麻木,心脏一收缩,他们失去了知觉,沉下去了。
老金他们冒着那么大的危险跑到河边,也只能救回来两个战士。他们那被水湿透的衣裳,叫冷风一吹,立时就结成了冰。
“你们昨晚上过去了多少人?”
“二十个。就剩我们两个人了!”战士们说。“老李呢?”
“李连长死在河里了。”
这样过了两天,天气又暖和了些。太阳很好,赵老金吃过午饭,一句话也不说,就到河边去了。他把网放在一边,坐在沙滩上抽一袋烟。河边的冰,叫太阳一照,乒乓地响,反射着太阳光,射得人眼花。老金往河那边望过去,小麦地直展到看不清楚的远地方,才是一抹黑色的树林,一个村庄,村庄边上露出黄色的炮楼。老金把眼光收回来。他好像又看见那一小队人从这铺满小麦的田地里渡过来,纵身到这奔流不息的水里。
他站立起来,站到自己修好的一个小坝上去。他记得很清楚,那两个战士是从这个地方爬上岸来的。他撒下网去,他一网又一网地撒下去,慢慢地拉上来,每次都是叹一口气。他在心里祝告着,能把老李他们的尸首打捞上来就好了,哪怕打捞上一支枪来呢!几天来只打上一只军鞋和一条空的子弹袋。就这点东西吧,他也很珍重地把它们铺展开晒在河滩上。
这些日子,大娘哭得两只眼睛通红。小菊却是一刻不停地织着自己的布,她用力推送着机子,两只眼狠狠地跟着那来往穿送的梭转。她用力踏着蹬板,用力卷着布。
有时她到河岸上去叫爹吃饭,在傍晚的阳光里,她望着水发一会呆,她觉得她的心里也有一股东西流走了。
老头固执得要命,每天到那个地方去撒网。一直到冬天,要封河了,他还是每天早晨携带一把长柄的木锤,把那个小鱼场砸开,“你在别处结冰可以,这地方得开着!”于是,在冰底下憋闷一夜的水,一下就冒了上来,然后就又听见那奔腾号叫的流水的声音了。这声音使老人的心平静一些。
他轻轻地撒着网。他不是打鱼,他是打捞一种力量,打捞那些英雄们的灵魂。
那浑黄的水,那卷走白沙又铺下肥土的河,长年不息地流,永远叫的是一个声音,固执的声音,百折不回的声音。站立在河边的老人,就是平原上的一幢纪念碑。
一九四六年春于冀中
(有删改)
文本二:
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
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 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 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 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气味。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
“出来吧,你们!”
好像带着很大的气。
……
“你们干什么来呀?”
水生的女人说:
“又给他们送了一些衣裳来!”
小队长回头对水生说:
“都是你村的?”
“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
(节选自孙犁《荷花淀》)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讲述赵老金一家帮助八路军战士渡河,在战士牺牲后执着打捞战士遗体遗物的故事,展现了群众饱满热忱的抗战情绪。
B . 孙犁善于使用细微动作去表现人物,如小菊“望着水发一会呆”可以看出她为战士的牺牲而伤心难过,但又矜持内敛的性格特征。
C . 碑是小说标题,寓意丰富。它既指在河边固执打捞的赵老金,他是此次战斗的见证者和纪念者,也指八路军英雄,昭示他们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D. 小 说 精 心 穿 插 多 处 环 境 描 写 ,如 “树 枝 垂 下 来,霜花沙沙地飘落”既写出了天气的恶劣,也烘托老百姓水深火热的生存处境。
7.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滹沱河是文 本一的重要物象,结尾“永远叫的是一个声音,固执的声音,百折不回的声音”寄寓的是当地军民击退敌军的决心和信心。
B . 文本二中“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的“长在”有“生根”“坚定”之意,此处用比拟手法写出了战士们稳站水中专注战斗的英姿。
C . 两 篇 小 说 同 为 表 现 冀 中 抗 日 斗 争 的 作品 , 《 碑》表现出了一种凝重悲壮的艺术风格,它改变了孙犁以《荷花淀》为代表的清新明快的审美特征。
D .两篇小说均体现了诗化小说的特点,截取战争之外的寻常场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群众语言来表现军民鱼水情,语言朴素却不失美感。
8 .“李连长”在文中出场次数不多,但其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这样设计的艺术效果。(6分)
9 .《文心雕龙》中说:“深文隐蔚,余味曲包。”强调文章贵有含蓄之美,文本一、二都体现了这个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楚灵王即位,欲为霸,会诸侯,使椒举如晋求诸侯。晋君欲勿许。司马侯曰:“不可。楚王方侈,君其.许之,修德以待其归!若归于德,吾犹将事之,况诸侯乎?若适.淫虐,楚将弃之,吾谁与争?”公曰:“晋有三不殆,其何敌之有?国险而多马,齐、楚多难,有是三者,何向而不济?”对曰:“恃马与险,而虞邻之难,是三殆也。恃险与马,不足以为固也,从古以然,是先王务德音以亨神人,不闻其务险与马也。若何虞难?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恃此三者而不修政德,亡于不暇,有何能济,君其 许之。”乃许楚。灵王遂为申之会,与诸侯伐吴,起章华之台,为干溪之役,百姓罢劳怨怼于下,群臣倍 . 畔于上,公子弃疾作乱, 灵王亡逃,卒死于野。故曰:“晋不顿一戟,而楚人自亡。”司马 侯之谋也。
楚平王杀伍子胥之父,子胥出亡,挟弓而干阖闾,阖闾欲兴师伐楚。子胥谏曰:“不可。臣闻之,君子不为匹夫兴师,且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义,复父之仇,臣不为也。”于是止。蔡昭公朝于楚,有美裘,楚令尹囊瓦求之,昭公不予,于是拘昭公于郢。数年而后归之,昭公济汉水,沉璧曰:“诸侯有伐.楚者,寡人请为前列。”楚人闻之,怒,于是兴兵伐蔡。蔡请救于吴。子胥谏曰:“蔡非有罪也,楚人无道也,君若有忧中国之心,则若此时可矣。”于是兴兵伐楚,遂败楚人于柏举,而成霸道,子胥之谋也。故《春秋》美而褒之。
(节选自《 新序·善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
B.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
C.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
D.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意为还是,与《师说》中“其皆出于此乎”的“其”含义不同。
B.适,意为恰好,与《赤壁赋》中“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中的“适”含义不同。
C.倍,同“背”,与《鸿门宴》中“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倍”含义相同。
D.伐,意为攻打,与《老子》四章中“自伐者无功”的“伐”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侯劝晋君暂时迎合楚王,若楚王仁德,诸侯自然会去侍奉他,否则,晋国再去灭掉楚国来争霸。
B.楚灵王召集诸侯会盟后发动战争,兴建宫室,导致众叛亲离,这恰好印证了司马侯“淫虐将遭弃”的观点。
C.伍子胥出逃到吴国,吴王阖闾想出兵帮他报仇,但子胥劝阻吴王,不能为了给子胥报仇而损害君王道义。
D.蔡昭公因一件美裘触怒楚国贵族,被囚数年才获释。回国途中他立誓报仇,后求救于吴,吴最终打败楚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 1 )恃马与险,而虞邻之难,是三殆也。
( 2 )恃此三者而不修政德,亡于不暇,有何能济。
14.请结合文本分析司马侯与伍子胥的“善谋”智慧。(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5~16题。
赤壁怀古
苏辙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险,百胜安知赤壁焚?
觜距①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②,意突成功所未闻。
【注】①觜距:禽鸟的嘴和爪甲。比喻决胜的武器或力量。②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以便行动。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首联所写之事与《赤壁赋》“破荆州,下江陵”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基本相同。
B. 一、二联以描写为主,三四联以议论为主,具体分析了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C. 第三句紧承上句士气如云的场景,写千艘战船横布长江,突显曹军雄壮气势。
D. “安知赤壁焚”强调了曹军在赤壁的意外惨败,并与结句“未闻”形成呼应。
16. 请从内容 、 表 达方式、风格中任选两个角度简要分析本诗与苏轼《念奴娇 · 赤壁怀古》的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 )《将进酒》中写诗人蔑视权贵、纵酒使欢的诗句是“, ___________ ”
( 2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两句写描写词人梦里与妻子相见时,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的情形,生动感人。
( 3 ) 《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的奇异之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 18~20题。
中国书法评论中的“骨气”,是指书家的精神风貌和品格操守,与书家的“魂”融为一体。与其他书法家洋洋洒洒的评论不同,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则是①。唐穆宗即位后纵情享乐,荒废政事。有一次他请教柳公权如何运笔,柳公权借用书法的道理劝谏道:“运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柳公权一心为国,不顾个人安危、不畏权贵的骨气,是对“心正则笔正”的绝佳注脚。
中国文人在书法中不断追求遒劲有力的“骨气”之美。《祭侄文稿》是一篇祭文,作者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颜真卿为了纪念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侄儿颜季明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当时情绪极 度悲愤,故时见涂抹之迹,国耻家仇、民 族大义流淌于②,线条浑厚圆劲,力透纸外,结体俯仰变化很大 ,气势凛然。宋代书法家米芾评价颜真卿字“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 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我们从 米芾的评论中可以读出颜真卿的③。由此可见,书法 之骨气,实乃中国人修身养性、仁者爱人、达兼穷善、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代名词。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 分)
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40字。( 4 分)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狗真的有计算能力吗?①,但动物学家并不这么认为。
他 们 进 行 了 一 项 特 别 的 实 验 , 测 试 对 象 是 一条 以 擅 长 “计 算 ”而 著 称 的 达 克 斯 猎 犬 , 这是条“身经百战”的猎犬 , 在此 前 的 测 试 中 每 次 拿 到 算 式 卡 片 后 , 它 总 是 会 仔 细 观 察 主 人 , 然 后 顺 利 从 几 个 答 案 卡 片 中 挑 选 出 正 确 的 。 但 这 次 实 验 的 方 法 很 “奸 诈 ”: 不 是 向 “算 数 ” 的 狗 传 达 错 误 答 案 , 而 是 让 狗 的 主 人 得 出 错 误 的 答 案 。 动 物 学 家 做 了 一 套 卡 片 , 在 卡 片 的 正 面 写 着 一 道 简 单 的 算 式 。 可有 一 点 是 主 人 不 知 道 的 , 那 就 是 卡 片 用 几 层 透 明 纸 制 成 , 最 后 一 层 上 印 了 另 外 一 个 算式 , 从 背 面 是 能 看 见 的 , 卡 片 的 背 面 对 着 主 人 , 卡 片 的 正 面 对 着 狗 。 毫 无疑心 的 主人看 到② , 以为就 是 狗 要 “ 计 算 ” 的算 式 , 就不自 觉 地把这个算 式 的 答案传递给了狗,殊不知这个答案和卡片正面的问题完全对不上,于是狗接二连三地答错。
因此, 动 物学家的结 论 是:狗 ,③ ,但它 们 敏锐的观察 能 力让人惊叹 。
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上文划横线句中“身经百战”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B.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C.“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激励了无数人的话,正是出自《老人与海》。
D.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对于驾驶员来说,掌握住油门、刹车、方向盘,就成功了99%。意思是,驾驶要善于踩油门,也要适时刹车,还要掌握方向盘来选择和调整方向。同时,面对不同的情况,驾驭员要加以调整,灵活采取这三种操作行为,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