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一试题库 > 期末考 >

山东省威海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生就做两种事:学习和实践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与空间电子技术专家张履谦
    李大庆
    8月下旬。北京航天科技大厦。
    离约定的采访时间还有几分钟。记者们都在摆弄自己的手机。只见坐在桌子对面的93岁院士张履谦,也拿出自己的手机,聚精会神地看着,并不时地用食指划动屏幕。知他有些耳背,我便大声对他说:“张院士,您是在看微信吗?”所有记者的目光都聚焦在张院士的手机上。
    “是的,我是在看微信。”张院士平静地回答。
    “那您发微信吗?”
    “发,每天都发。从2014年2月14日起,我每天都发,没有一天停过。”
    每天早上,他要把收到的新闻整理一下,挑出重点,或者把与他所从事研究领域相关的内容摘出重点,发到朋友圈。
    张院士大约是在88岁时学会使用微信的。这么大年龄还学新“技能”,张履谦有别于常人。他坦承,一辈子就做两种事:学习和实践。
    服从分配
    学习伴随了张履谦一辈子。
    1951年,他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军委通信部雷达处。那一年他25岁。部长拍着他的肩头说:“小伙子,以后全军的雷达就都交给你管了。”他一愣,自己并不了解雷达,必须学习啊。
    那时的张履谦一切服从国家的需要。他在1948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愿为天下劳苦大众牺牲自己的一切。分配到军委后,他就开始学习有关雷达的知识,业余时间经常是属于雷达的。经过12年的刻苦努力,他攻读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编写的英文全套28册《雷达丛书》,为他从事雷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张履谦说:“我的一生都是组织上怎样安排我就怎样做。”
    正是在服从分配的任务中,张履谦边学边干,而且干出了名堂,成为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干出名堂
    学习之后就得在实践中应用。
    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为割断志愿军的供给线,派B-29飞机在鸭绿江沿岸狂轰滥炸,并施放电磁波干扰,使我军雷达不能发现目标,难以引导空军作战。张履谦奉命赴前线解决雷达抗干扰问题。经过研究,他采用了雷达收发设备同时快速变频、使用瞬时自动增益控制和多站雷达交叉定位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抗干扰问题。
    当时战地器材极缺,但是张履谦懂得活学活用:他将几个空罐头盒剪成半圆形做成“电容器”,用麻绳和拉杆把这些“电容器”连接起来同步转动,作战时通过改变它们的相对位置,达到快速变频的目的。这种装置虽然简陋,但能够解决问题,至今依然是各种现代雷达抗干扰的基本手段。雷达技师们无不佩服张履谦:“小罐头盒解决了大问题!”
    学以致用,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张履谦成长的“诀窍”。
    实践成长
    1957年,张履谦被调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参与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大到强的奋斗历程。他和同事边学习边实践,成功仿制出边扫描边跟踪体制的导弹制导雷达——红旗一号。
    1962年,在我国“两弹一星”研制的关键时刻,美国U-2高空侦察机频繁进入我国领空刺探军事情报,并携带干扰机干扰我地空导弹雷达站,张履谦向军委总部出谋献策,并亲临改装雷达,研究击落美国U-2飞机。
    倚仗着飞得高和远,U-2飞机在中国领空大摇大摆四处拍照。摸清它的航路后,中国导弹打下了一架。而后美国人在U-2上安装了电子接收机,中国雷达一开机它便溜掉了。为此我方采用开机迅速打的“快打近打”策略,又先后打下两架。之后U-2又带了干扰信号发射装置,发射假信号,使我们的雷达误判、导弹偏离轨道。我方又通过改变雷达体制和加强抗干扰技术,打下了美国第四、第五架U-2。再往后,美国U-2就不敢到中国大陆来了。
    也正是在与U-2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张履谦与同事使中国的红旗一号雷达发展到水平更高的红旗二号雷达,批量装备了部队,成为我军主战装备,之后又研制了多种先进雷达,推动了我国雷达技术的发展。
    功勋卓著
    20世纪70年代末,张履谦领衔研制我国通信卫星工程中的微波统一测控雷达系统和超远程引导雷达。在高端仪器缺乏、器材无法引进等困难条件下,他与同事自力更生,研制出了全部国产化的设备。
    他还参加了我国气象观测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对地观测卫星、导航定位卫星、数据中继卫星等研制,是中国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策划者之一。1984年,他和国内专家一道,提出在我国建立双星定位系统(即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议,得到了中央批准和实现,揭开了我国建立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序幕。他还是最早向国家提出建议中国建立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的科学家之一。
    张履谦为我国的雷达技术、电子对抗事业、空间技术和航天事业,作出了显著成绩和重大贡献,聂荣臻元帅曾赞誉他是“国防科研战线上优秀技术指挥员的代表”。
    (选自《科技日报》2019年09月26日,有改动)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履谦在不了解雷达的情况下接受工作任务,经过刻苦学习成为雷达方面的专家。
    B. 面对战地器材奇缺的情况,张履谦善于活学活用,变废为宝,解决了抗干扰问题。
    C. 张履谦团队不断研究策略、改良技术,成功击落美军五架侦察机,给美方以震慑。
    D. 张履谦提出了建立双星定位系统的建议,并参与了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建设。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中“大摇大摆”“斗智斗勇”等词语,体现了通讯作者鲜明的立场和态度。
    B. 文章主要围绕“学习和实践”两个方面取材,四个小标题之间是因果逻辑的关系。
    C. 全文以时间先后顺序展开,通过人物成长中的重要时段和典型事件,刻画其形象。
    D. 文章借助雷达技师和聂荣臻的评价,从侧面体现了张履谦善于学习和实践的品质。
    3. 下列事实可以用来证明张履谦“一生就做两种事:学习和实践”的一项是(   )
    A. 张履谦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时和朱镕基同窗,见他没有什么像样的冬衣,就把自己最好的一件衣服——皮夹克送给了他。
    B. 他克服了苏联专家突然撤离带来困难,历经200多次试验,通过自行研制的仪器设备和代用材料,完成了上级要求的科研任务。
    C. 他批评近年来的科技奖申报项目“大不如从前”:报奖人并非一线科研人员,很多项目说自己是国内领先、国际水平,有浮夸现象。
    D. 别人的呼叫都是手机转移到座机,而他是将办公室的座机呼叫转移到手机。他说,必须让自己保持信息畅通,不能让别人找不到他。
    4. 文章开篇描述采访前的一个场景,请简要分析其用意。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
    廖华歌
    冬日里,和村人一起,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柳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
    这算是一件什么事呢?根本就不值一提,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使它干裂皱巴的躯体上浸一层湿漉漉的水渍。
    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的一些东西有了很大的改变。确切地说,它改变了这个院子原本的结构。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仔细辨听,才知是从柳木桩上发出的声音。狂风没有将它刮歪,它仍直直地竖立在那儿。不像枣树那样弯腰曲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不但推不掉风,还每每被风撕扯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柳木桩不同,它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它们,让它们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
    柳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性。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柳木桩子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就像是正行进中的雨阵突然被谁大喝一声,立即慢了下来一样,吓得雨也稀少起来。这情形以前似乎没有过,也或许有,但因为缺乏具体的事态而不曾引起注意。母亲心疼小枣树,多次动意想在柳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
    大雪天,小枣树裹着棉絮,被雪压冰冻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枝梢。而柳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是两种情景。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柳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
    无风无雨的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著,愈来愈厚,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趟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因之产生了误听;后来,又当是在行走,仔细想想都觉不对。究竟怎么回事呢?我在院子里一个角落一个角落地寻找,在每一件细小物什上细心谛听。无意中,当我的目光触到柳木桩上那几片嫩黄的叶芽,那饱胀着绿色汁液的肌体,那早已扎牢结实得再也拔不出来的根须,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桩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捡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脚步,树便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虚幻的影子了。
    小枣树依旧灰黑着,山风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此时,它还在沉睡,在被动地等待着季节的到来,我看不出它对未来有什么特别的打算。这是许多生命共有的选择,是它们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也不应苛责,毕竟,成长太惨烈,抗争太艰难了。我轻轻地拍了拍它的枝干,表示自己的理解和宽谅。
    无喜无忧的柳木桩,静静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颗很明亮的星,不知它与这颗星之间可否具有密不示人的约会?要不,小树的上空怎么就没有星儿呢?我双手搂抱着它,如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感知着它生命的跃动,真想把自己在整整一冬的感受说给它听,当然,也要说说关于它自己的一些事情,以及与它同在一个院里的这棵小枣树的生长故事,可一看到它静默冷峻的样子,只好欲言又止。
    一缕月光打着旋儿爬在了柳木桩的一片芽叶上。这月光是初次探看,还是先前就多次来过?等到这片叶子渐长渐大时,它还会光临吗?来了,还能认出这片叶子吗?它会记得自己曾经的一次爬行吗?
    随着时光的流逝,这棵柳树无疑会越长越大,我却越来越老,村子在衰败与新生中不断变化,若干年后,谁还记得一个人和一截柳木桩的琐屑事情呢?
    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描写了柳木桩的外形特点,“黑乎乎”“干枯”等词语暗示读者,木桩已失去了生命力。
    B.开头写“我”和母亲对柳木桩的不同态度,母亲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却传达了对弱小生命的爱护。
    C.艰难的抗争不是所有生命共有的成长方式,因此作者对枣树等“被动等待季节”的生命表示理解和宽谅。
    D.一截枯柳木桩激活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深情与哲思的完美融合体现了作者对强大的生命力量的崇敬之情。
    6.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写出柳木桩与枣树在各种环境下的不同生命状态,凸显枣树的弱者形象。
    B.文章语言灵动活泼,如画线处用“大喝”“慢”“吓”等词语描写雨幕的由密转疏,极具趣味性。
    C.声音是无形,作者却能化无形为有形,以人的奋力行走喻指枯木抽芽的生命行走,从而照应标题。
    D.文章联想丰富宽广,结尾由此及彼,把人、物等生命纳入时间场,使人感受到生命的衰败与新生。
    7.倒数第二段由前文写柳木桩转到写“月光”,请简要分析其写作用意。
    8.本文入选“一生的读书计划”系列丛书,入选理由之一是“对生命本质的诗意阐释”。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生命本质”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讳轼,姓苏氏,字子瞻。熙宁七年,自杭徙知密州。时方行手实法①,使民自疏财产以定户等,又使人得告其不实,司农寺又下诸路,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公谓提举常平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若何?”使者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亦知手实之害,罢之。密人私以为幸。自密徙徐。是岁,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公履屦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卒长呼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执梃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徙知湖州,以表谢上。言事者摘其语以为谤,遣官逮赴御史狱。初,公既补外,见事有不便于民者,不敢言,亦不敢默视也,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言者从而媒孽之,上初薄其过,而浸润不止,至是不得已从其请。既付狱吏,必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上终怜之,促具狱,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公幅巾芒履,与田父野老,相从溪谷之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五年,上有意复用,而言者沮之。上手札徙汝州,略曰:“苏轼黜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材实难,不忍终弃。”未至,上书自言有饥寒之忧,有田在常,愿得居之。书朝入,夕报可,士大夫知上之卒喜公也。会晏驾,不果复用。
    (选自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有删节)
    【注】①手实法,一种令百姓自报田地财产办法。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B.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C.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D.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司农寺又下诸路    烽火扬州路
    B.尾属于城      举匏樽以相属
    C.民心乃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庶几有补于国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任职密州时,劝止当地官员执行来自司农寺的法令,后来朝廷认识到手实法的弊端,于是停止推行。
    B.面对黄河决堤,苏轼带着棍棒簸箕率禁军护城,抢筑长堤;住在城上,过家门而不入,最终保住了城池。
    C.由于在诗中流露对一些政见做法的看法,苏轼被人构陷定罪,在湖州被捕,但皇帝内心并不想置之死地。
    D.皇帝看重苏轼,不仅听从他的建议、褒奖他的做法,而且在他遭贬期间也有起用他的想法,但终未实现。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书朝入,夕报可,士大夫知上之卒喜公也。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属于送别诗,题目中王诗点出了友人去往地,许诗点出了送别友人地。
    B.王诗中以“柳”寄寓了留恋不舍之情,这与“榆柳荫后檐”中“柳”表意不同。
    C.许诗以唱歌送行起笔,想象友人在红叶青山急流间泛舟远行,表达美好的祝福。
    D.王诗“劝君”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惜别之情,这与许诗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
    14.两首诗中都写到了“雨”,请简要分析其在表达离情方面的作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景因情而异。同样写到秋天里的动物,毛泽东眼中的动物充满生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李清照笔下的动物令人伤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姚鼐在《登泰山记》中描写自己登顶泰山后,看到红日跃出海面的壮美之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猿叫声凄厉,在古诗文中常用来表示凄凉。这样的诗句很多,请任选两篇诗文,分别列举其中含有“猿”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与经典阅读考查(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敦煌朝西边望去,大漠沉寂无声,只有旖旎的古道在岁月里生长。当我站到烽火台上,( ),海枯了,船搁浅了,我攒着劲儿把小桥流水的江南推开,自愿困在这已不能侧马扬鞭的        ,独自守护着这一处的大漠孤烟。
    迎着风沙,我一路颠箥。我看到了,大漠的那边,是另一个大漠。数不清的沙丘        相接,连向天际。想象中,大漠是属于诗人的,他们在一个细雨如烟的早晨,折一段柳枝,与友人挥了挥手,来大漠看斜阳,来听琵琶胡笳的清响;大漠是属于                  。此刻,大漠是属于我的。我站在这里,看着那条依稀可辩的丝绸古道蜿蜒西去,        岁月散落的残片碎瓦。人生茫茫,日月往来。当我踩着古铜色的秦砖汉瓦,望着漫天黄沙里的残垣断壁,终于听清了来自远古的呢喃。站在岁月的岸边,我看到了自己的倒影。
    置身大漠,我缓缓伸出手,与过往轻握。阳关三叠,一叠天,一叠地,还有一叠        就是我手中的风吧。风啊,从我的指缝间缱绻而过,静默地梳理着这片戈壁的脊梁,清晰的脉理在风中低吟着尘封在沙漠下的往事。
    敦煌以西,夕阳、古道,有风吹过!
    16.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侧马扬鞭     搁(ɡē)浅   
    B.颠箥             胡笳(jié)
    C.依稀可辩     蜿蜒(wānyán)
    D.脊梁             残垣(yuán)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赤地千里  绵延   拣选   大约
    B.不毛之地  绵延   捡拾   大概
    C.赤地千里  蔓延   拣选   大概
    D.不毛之地  蔓延   捡拾   大约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脚下烽火台是一座孤岛,眼前的茫茫大漠如同汪洋大海
    B.眼前的茫茫大漠如同汪洋大海,脚下的烽火台是一艘船
    C.脚下的烽火台是一艘船,眼前是如同汪洋大海的茫茫大漠
    D.眼前的茫茫大漠如同汪洋大海,脚下的烽火台是一座孤岛
    19.在波浪线上补充出合适的句子,使之与上下文保持语意完整连贯,自然流畅。
    20.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提出修改建议,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借着北京冬奥会的东风,商场里的室内冰场已十分常见,享受冰雪运动的快乐也不再限于冬季。②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冰场、走进雪场,在日常生活增添了别样色彩。③各地因地制宜,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冰雪运动推广普及。④在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为更多人带来健康和欢乐,感受到喜迎北京冬奥会的浓厚氛围。⑤一系列伴随着冰雪运动的创新举措,“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美好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21. 小王大学毕业。爸爸认为他回到家乡更容易发展,妈妈认为留在大城市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影响两种观点的因素很多,请从《乡土中国》的角度,并结合《平凡的世界》,分析两种观点的根源。200字左右。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麦和玉米成熟后,如果不赶在一场大雨前收回来,一年的辛苦就可能白费;播种季节,如果不赶在某个节气前将种子播下去,作物的长势就可能很差。有人说,“赶”其实是人生常态。也有人说,太赶就看不到沿途的风景,人生不用赶。
    你对“赶”和“不赶”,有怎样的体会?请结合你的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