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1.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B项,“就会创作出”错,应是“才有可能创作出”;C项,“不需要……只需要……”错,结合“固然有强烈视听效果的助力,但能否体现出对于具体处境下的人的凝视才是好电影的终极标准”可知;D项,“要坚持经济效益优先原则”错,应是社会效益优先。
2.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体现在两方面”张冠李戴,“真实事件”“真实人物”是“新主流电影”的语言或载体,“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强调的是主题内容。
3.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项,“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B项,“为人生而艺术”的理论;D项,表现鲁迅用文学来批判和改造国民性,致力于唤起人的觉悟和改良的思想。
4.①从审美接受上:通过类型强化,加强现实生活的可感性;借助明星效应给现实主义带来契机与挑战;努力开拓市场空间,让相关产业服务于民。②从审美效果上:以“真实事件”“真实人物”书写中国精神底色。③从社会效益上:“新主流电影”要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使电影的社会效益最大化、最优化。(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4分)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根据第二段,“‘新主流电影’是面向大众、邀请大众、期待通过大众检验的文化产品”“通过类型化,加强现实生活的可感性”“众多华语明星纷纷进入主流电影生产体系”“‘新主流电影’努力开拓市场空间,让相关产业服务于民”可以总结出第①条策略。根据第三段“达到综合性的审美效果”“见证‘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的真实事件与人物”可以总结出第②条策略。根据第四段“‘新主流电影’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始终沿着‘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方向,使电影的社会效益最大化、最优化”可以总结出第③条策略。
5.①柳青定居并蹲点在陕西原长安县的皇甫村14年,是因为他认识到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体现了柳青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②柳青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从而刻画出梁生宝、梁三老汉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运用材料的能力。应从认识和行动两个角度来答题。
6.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小说内容并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但对垃圾的处理措施好,很有力度”错,根据原文第八、九段的内容可知,城里的垃圾虽然没有了,但污染了山里的环境,所以这里是对这种垃圾处理方法的讽刺。
7.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能力。“作者以沉重的笔调写人不如物的悲剧”错,根据原文“垃圾们是最有福的,来去都不必自己赶路操心,尤其是这回去,像老爷一样坐着轿子,而且不寂寞,因为人们一路有歌”可知,作者说“垃圾们是最有福的”“像老爷一样坐着轿子”是用幽默调侃的手法反讽,突出强调人不如物,而非含蓄深沉,也谈不上是悲剧。
8.①有文言色彩,简约质朴,多短句。如“余阴多山,山皆为石。石难生树,草亦稀少”。②散句之外使用整句。如“童谣”和“山歌”的运用,使小说音韵和谐。③多用修辞。如“飞起数百只,烟一般升到半空中”运用了比喻手法,“背篓中的垃圾也轻轻舒展,作出响音与人语混成一片”运用了拟人手法。(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的语言特点的能力。可从文言色彩、整句(音韵)、修辞三个角度来分析。9.(1)对于垃圾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余阴城里人和山民们都没有意识到,他们都是“俗人”。(2分)
(2)①城里人把垃圾车造成的噪声污染当成闹钟,孩子们还唱起快乐的“童谣”。②山里人对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视而不见,反而把捡垃圾当作致富的手段,唱起山歌表达快乐。(4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写作意图的能力。本题的审题关键为“俗人”和“乐趣”,解题时应从“俗人”的角度浏览全文,再看这些“俗人”在小说中都有哪些“乐趣”。“俗人”指“世俗的人,普通人”,纵观全文,对于垃圾产生的污染问题,余阴城里人和山民们都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认知和思考,所以他们都是“俗人”。因为没有深入地思考,所以人们没有烦恼,而“乐趣”颇多,城里人把垃圾车造成的噪声污染当成闹钟,孩子们还唱起快乐的“童谣”。山里人对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视而不见,反而把捡垃圾当作致富的手段,唱起山歌表达快乐。
10.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如云:“嬉游高峻,栖峙幽深。飞不妄集,翔必择林。虽周旋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配鸾皇而等美,焉比翼于众禽?”
1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两句中的“如”含义是不同的,前一个意为“往,到”;后一个与“何”构成固定词组,意为“把(对)……怎么样(怎么办)”。
12.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从文中“所谓语言狂悖者,必诵斥其有僭篡之志耳”看,言语狂放不羁的人会被认为有篡夺大权的野心,文中只提到祢衡的愤世嫉俗,并没有提到他有篡夺大权的野心。
13.(1)曹操打算召见祢衡,祢衡平常就轻视厌恶曹操,不肯前往,而且几次说不恭敬的话。(“见”“相轻疾”“恣言”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祢衡被孔融举荐,苏东坡认为孔融视曹操只不过是鬼蜮之英雄,他们两人势不两立。(“视”“特”各1分,“衡为融所荐”被动句式1分,句意通顺1分)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14.①从曹操的视角,曹操统治天下,所以祢衡在他眼中是极其渺小的。②从黄祖的视角,黄祖因为杀掉祢衡,落得千古骂名。③从祢衡的文学造诣的角度,他以《鹦鹉赋》技压群雄。④从李白情感态度的视角,李白为祢衡的悲剧感到悲伤。(每点1分,答出其中的三点即可;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先要找到问题的答题区间,进行分析探究,然后分条作答。
【参考译文】
孔融(向曹操)举荐祢衡,认为他“品质光明磊落,英才超绝,志怀像白雪一样纯洁,疾恶如仇,任座、史鱼的才能大概也超不过他,像祢衡这样的人,(实在)不可多得”。这样几次在曹操面前称赞祢衡。曹操打算召见祢衡,祢衡平常就轻视厌恶曹操,不肯前往,而且几次说不恭敬的话。曹操心怀愤怒,就召他敲鼓,并用赤身裸体来污辱他。孔融因为这事又拜见曹操,说祢衡有疯狂的病,现在请求能够亲自谢罪。曹操高兴了,命令守门人有客人来了就让进,用上等宴席招待,祢衡来后就在营门口坐下,说话很不礼貌,曹操大怒,把祢衡送给了刘表。
祢衡被孔融举荐,苏东坡认为孔融视曹操只不过是鬼蜮之英雄,他们两人势不两立。不是孔融杀掉曹操,就是曹操杀害孔融。祢衡平生只与孔融和杨修交好,常常称赞说:“我的大儿子是孔融,小儿子是杨修。”孔融、杨修都是死在曹操的手中,祢衡没有办法保全他们。汉代史书上说祢衡崇尚气节,为人刚直傲慢,不满现实,轻侮他人,这大概是不清楚他看不起曹操,所以才身陷危机,说话狂放不羁的人,一定会被斥责有篡夺大权的野心罢了。刘表也容不下祢衡,把他给了黄祖。
阅读祢衡写的《鹦鹉赋》,(看来是)专门写自己的,一篇赋里,多次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比如说:“在高山峻岭中嬉戏游玩,在幽林深山中栖息停留。飞行时不盲目集结,翱翔时一定会选择树林。虽然都是用羽毛飞翔,可本来就有着不同的智慧和相异的心性。它有资格与凤凰媲美,怎么能拿它与其他的鸟儿比较德行?”又说:“即便是贤哲遭逢患难,也难免依附他人而栖游于外。何况禽鸟之类的卑微事物,怎能不驯服它来安然处世。”又说:“可叹自身那爵禄命运有多么衰微薄弱,为什么会遇到这么艰险的境地?难道是因为言语失当而引来祸灾,抑或是处事不周密而招致的危害。”又说:“回头看到翅膀已经残毁,即使想要奋力疾飞又能到哪里去呢?心怀回归的愿望却难以达成,只能躲在角落里怨恨哭泣。”文章结尾时又说:“暂且竭尽心力做好所干的事业,怎么敢违背恩惠而忘记初心。只有等待用死来报答恩德,甘愿用陋贱微薄的身躯来报效您。”
我常常反复吟诵这些文字,并且为之悲伤。李白的诗说:“魏武帝治理的是整个天下,在他眼里,祢衡只是一只蚂蚁。黄祖则是一个气量窄、见识短的小人,因杀掉祢衡遭到千古的骂名。祢衡曾在吴江即席写作《鹦鹉赋》,落笔便压倒在座的群雄。字字铿锵如金石,句句飞动似云龙。不幸这只孤凤竟死在恶鹰的血爪下,这一千古悲剧使我伤情!”李白在这里对祢衡的论述最是精当了。
15.D【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的能力。“再次以人拟花”错,应是“以花拟人”;另外“虚实相生”错,本诗没有“虚景”。
16.(1)反衬:①用红稀绿少的暮春反衬垂杨弄春;②用桃李消歇反衬杨花繁茂。(2)正衬:①以韶风爱花正衬,情意绵绵、跌宕有致的和风衬托了杨花满天,萦回摇曳,回转飘拂;②以少女戏花正衬,用少女的娇憨欢快、轻松自在衬托杨花的轻盈缥缈。(共四小点,每一小点2分,答对三小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衬托,可以分反衬和正衬。“红英落尽绿尚早”,用红稀绿少的暮春反衬垂杨弄春;“东园桃李芳已歇”,用桃李消歇反衬杨花繁茂。正衬,“韶风澹荡无所依,偏惜垂杨作春好”,以和风爱花正衬。“宝环纤手捧更飞,翠羽轻裾承不著。历历瑶琴舞态陈,霏红拂黛怜玉人”,以少女戏花正衬。
17.(1)与子偕作 与子偕行
(2)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3)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每空1分,多字、错字、漏字等均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本题内容分别出自《诗经·无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将进酒》,都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推荐背诵篇目。
18.①脱颖而出 ②参差不齐 ③挖空心思(每处填入的成语恰当且书写无误得1分,不恰当或书写有误该空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情境补写以及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脱颖而出,锥子的整个尖部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人的才能全部表现出来。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
19.①含义:“躺着就赢了”,即便不作为也能赢。②好处:与“躺平”并列,讽刺了很多选手即使没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很高的文化水平等,却能凭借“颜值”在激烈竞争中取胜。(含义和好处各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躺赢”,即不作为也能赢的意思。在内容表达上,“躺平”与“躺赢”呈递进关系,作者将“躺平”与“躺赢”并列,讽刺了很多选手即使没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很高的文化水平等,却能凭借“颜值”在激烈竞争中取胜,讽刺效果得以加强。
20.①“三观能跟着五官走吗?”运用反问手法,语气强烈,表明对“颜值即正义”的畸形价值观的反对态度。②“少谈一点……多谈一点……”“少来一些……多出一些……”“少做一些……多传播一些……”句式整齐,节奏感强,且有递进效果,加强语势,呼吁选手要加强文化素养,少包装,多传播正能量。(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先分析反问手法,再分析排比句式。
21.①用拱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 ②却安然无恙 ③对建造材料的要求较高(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处,根据后文“依靠自身弧形拱式结构可将拱桥受到的竖直向下的压力分解转化为与拱桥石块间相互垂直的侧面斜向压力”,可知本处应填写“用拱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之类意思的句子。第②处,前文“赵州桥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后文“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可知本处应填写“却安然无恙”之类意思的句子。第③处,前文“拱形结构能够有效地缓解热胀冷缩效应”,后文“因此,建造拱桥要用抗压强度高、抗拉强度低的石块或混凝土等材料”,本处可填“对建造材料的要求较高”之类意思的句子。
22.①拱桥有哪些特点?②赵州桥稳固的奥秘是什么?③拱桥用什么作为建造材料?(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选用句式的能力。第一段介绍了拱桥的特点,第二段主要概述赵州桥为什么能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最后一段提到建造拱桥所用的材料。
23.【写作提示】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材料分四个层次表意:一是交代了“自我边界”的概念及浅显定义;二是陈述“自我边界”被打破后会引起不好的后果;三是表述了信息时代“自我边界”被不断打破的现象;四是指出“自我边界”概念饱受争议,值得探讨。
审题立意上,一是可以选择支持保护“自我边界”:认为人类就应该拥有一个需要被保护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个体需要能够可以私藏个人经历、守护那些自己打算带进坟墓的“秘密”的内部空间。人类的灵魂需要一种界限,可以退回自己的界内,无须理会他人的目光。二是可以从时代背景入手,理解许多人正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追随“曝光社会”的趋势,他们自愿解除自我边界,期待被更多人看到和知道,或者做出自我突破,顺应时代发展。三是可以辩证讨论对“自我边界”的思考,找到个体与社会相处的最佳“边界”状态,对亲密关系中的边界、工作生活中的边界,还有自我和外面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的边界,我们都要有意识地进行维护和沟通。
参考立意:①守护一方净土;②展示自我,拥抱时代:③无界与有界:等等。
题意评分解说:
【补充说明】
(一)错别字等扣分
缺标题扣2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二)字数等扣分
1.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每少50个字扣1分)
2.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5.只写标题的,给2分,不评0分。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内容,可以打0分。
6.完全空白的,评0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