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因此,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曹雪芹如果没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做过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镜式的剖析,就不可能完成《红楼梦》这种百科全书式巨著的写作。
(摘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新主流电影”坚持“人民性”原则,在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等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策略,创造“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
从审美接受的角度来看,“新主流电影”是面向大众、邀请大众、期待通过大众检验的文化产品。“新主流电影”通过类型化,加强现实生活的可感性。近年来,“新主流电影”的类型化程度不断加深,铸造出一批以军事战争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类型大片。如《战狼》《红海行动》等影片。“新主流电影”借助明星效应给现实主义带来契机与挑战。《建国大业》开创了一个新的传统:众多华语明星纷纷进入主流电影生产体系,为彼此带来建设性的符号资本。“新主流电影”努力开拓市场空间,让相关产业服务于民。中国电影在市场化的摸索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电影的档期属性,形成了贺岁档、暑期档、国庆档“三足鼎立”的态势。近年来上映的“新主流电影”也多集中在这三大档期,而且交上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新主流电影”采用最强大的创作团队、最精良的视听技术以及最有效的发行放映,通过感官上的震撼和情感上的沉浸,达到综合性的审美效果,潜移默化地激发观众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人民认同,将新时代中国精神的书写、中国学派的建构推向高峰。真实事件是“新主流电影”现实主义美学的木本水源。对于公众来说,历史上曾经发生、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真实事件,不断载入人们的集体记忆和文化心理。记忆兼具叙事性、创造性特征。“新主流电影”只有把“想象的共同体”的记忆经验以各种方式讲述出来,才可以获得不竭的创作动力。真实人物使得“新主流电影”浪漫主义见微知著。把人写好是“新主流电影”的重要标准。观众看电影,最关心的还是人的故事,他们通过注视电影人物的言语、行为并审视电影人物的思想,寻找生命的参考,回望自己的本心。《中国机长》《中国医生》所创造的高票房、高热度,固然有强烈视听效果的助力,但能否体现出对于具体处境下的人的凝视才是好电影的终极标准。“新主流电影”在商业片视听奇观的轰炸和艺术片喃喃自语的留驻之间,见证“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的真实事件与人物。“新主流电影”对于现实、对于人类的关注还包括对于浩瀚宇宙的无限遐想。如以《流浪地球》为代表的“硬科幻”类型影片。
电影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市场也因电影的发展而繁荣,但是“新主流电影”强调:一定要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从“主旋律”到“新主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事业的发展是一条无限趋近“人民性”的渐近线。观众即人民。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心理期待是文艺作品取之不竭的灵感来源,只有真正深入人民群众,体味他们在社会变迁中的生命轨迹,揭示时代的进程,解决他们的困惑,确认他们的认同,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所以“新主流电影”视域下的“人民性”,将在“展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追求”上不遗余力。在制片、发行、放映的全过程中,“新主流电影”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始终沿着“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方向,使电影的社会效益最大化、最优化。
(摘编自黄钟军《新主流电影“人民性”的表述延伸与审美更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文艺要为人民服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继承与发展。
B.文艺工作者在讲好中国故事时,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根植于生活,就会创作出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
C.“新主流电影”不需要有强烈视听效果,只需要把人写好,让观众通过对真实人物的凝视实现自我观照。
D.“新主流电影”要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但当两个效益发生矛盾时,要坚持经济效益优先原则。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提出“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核心要义,材料二阐述了“人民性”在电影艺术产业中的具体实践。
B.成功的“新主流电影”创作者为了向“人民”交上满意“答卷”,可能会吸纳众多华语明星进入生产体系。
C.“新主流电影”对“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的真诚践行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立足于真实事件,二是还原真实人物。
D.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是文艺作品的灵感来源,作家要深入人民群众,如曹雪芹对清朝的社会生活做过剖析,才创作出《红楼梦》。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郭沫若:“个性发展得比较完全的诗人,表示他的个性愈彻底,便愈能满足读者的要求。因而可以说个性最彻底的文艺便是最有普遍性的文艺。”
B.周作人:“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
C.列宁:“艺术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
D.鲁迅:“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4.如何让“新主流电影”贡献更多的“文艺高峰”?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4分)
5.柳青为了创作以陕西关中农民为主体的长篇小说《创业史》,定居并蹲点在陕西原长安县的皇甫村14年,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塑造了梁生宝、梁三老汉等文学长廊里的经典形象。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周转
阿城
余阴市,人口百万余,数箭方围,算得西南省份中准重镇。日夜吃喝,便有不可入口的东西弃之如山;又兴各式生产,便有不能成材的脚料聚之如山;另,海内外新式消费,多多少少渗入进来,人们惊喜之余,又添斑驳垃圾。如此,余阴市日积垃圾多达百吨。
余阴多山,山皆为石。石难生树,草亦稀少。所幸余阴于万端纷绪中,独清除垃圾最力,务使穷而不脏。
更所幸,距余阴三十里处,有一奇异景观:万山之中,数山围出一个石桶所在,深达百丈,阔有十里。穷山无水,更兼喀斯特地质,蓄不成水库,却如海滨深港,可泊万吨垃圾。
于是这里便日日有垃圾运来。
天还未亮,余阴市街上便发出一阵巨响,几十辆翻斗卡车按顺序出发,浩浩荡荡。自从市里运垃圾的车换成这种进口的矿山型翻斗车,许多市民便不用再拨自家的闹钟定点起床。车队撼天动地的驶过,轮底带起杂物,市民们也起身了。有刷牙洗脸的,有抖擞精神去练拳的,有提篮置办饮食的,余阴市如人初醒时的揉脸搔痒,慢慢活动起来。儿童们不愿起,被大人们呵斥为懒虫,终于爬起,便有三五小儿咿咿呀呀唱道:
大卡车,真漂亮
震得我家屋梁响
跑到城外倒垃圾
换回钱买新衣裳
卡车们逢弯拐弯,遇坡爬坡,高低左右,档换了无数次,油门松了又紧,紧了又松,方向盘作风车使,沿途鸡飞狗跳。山民们在车的灯影里闪到路旁,被尘土裹了数十分钟,咳嗽几下,又上路去赶早集。
车近山口,天已大亮。雾气浮动,正是要升不升的时候,卡车们慢慢轰着油门,终于沿山边排成一行,将屁股朝了大坑。天地间忽然静了下来。
一道金光,拽起一轮太阳。那太阳恰在一个山口之间,于是霎时又有无数金光,穿透晨雾,纷纷射到卡车们这一边来。卡车上的橘黄漆如点燃一般,耀得人眼花。卡车们通体一热,又发出一声巨响,几十个翻斗缓缓翘起,终于到了45度,山中的鸟儿有预感,“呀”的一声,飞起数百只,烟一般升到半空中。
似隐隐的闷雷,百吨垃圾缓缓移动了,越来越快,越来越快,一出车斗,便瀑布般直泻下去。沿途有山石阻挡,垃圾也如水花一样溅开,将余阴市的部分秘密分解。阳光挑动着垃圾,沿山竟是黄金铺就,闪闪烁烁,万般色彩。更有烟尘翻腾回转,紫红青粉,成山中霞气。
翻斗们行过注目礼,缓缓复原。卡车们移动了。
翻斗们复原时,又发出一片响声。这响声才是这万山中的信号,刹那间,又一层瀑布流下去,随之,呐喊声起。
原来沿山有千多人候在一起,单等垃圾倒完,于是背了背篓,手执二爪耙,拥着欢乐,俯冲下山。鸟儿们却迟了一步,待也俯冲下去,早被人们轰起,又烟一样升高,再俯冲下去,又被轰起,终于散乱。
司机们听见下边的喧哗,便都笑着,骂着,又是逢弯转弯,遇坡爬坡,方向盘风车一样使,浩浩荡荡,一路回余阴市去了。
坑底的人们,细细地将垃圾分类,又快快地将所需垃圾丢入背篓。日上一竿,山坡又露出土质,只余斑斑驳驳的汗水残渣,由鸟儿们收拾。人们早已上到坡顶公路,小做休息。
太阳暖洋洋的,照在人们的身上,背篓中的垃圾也轻轻舒展,作出响音与人语混成一片。人们中有人拿出新奇垃圾向其他人介绍着,推测着那本来的用途,想象着原是何种的享受,织成见识,众人也都点头肯定了下来。偶有争吵时,往往是年轻人做仲裁,因为老人们不懂的新事物太多太多。又偶有人捡得撕碎的情书,拼起来读,常常没有结尾,大约是有情人的不成功之作,那成功之作,大约是在遥远的余阴市中的某个角落里小心地收着。休息之地,又成市场,人们互相推荐或换下不需或所需的垃圾,于是分类就更加清楚。但是最值钱的金属残件是每人保留所得的,并不交换的。
山中终于燥热起来,山石也开始晃眼起来,于是人们纷纷肩起背篓,开始沿卡车们来的路走去。万山之中,蜿蜒着人流。余阴市的废品收购站现在并不忙,大家知道这时候垃圾尚在路上,要到下午垃圾才会进城,那时倒要费些精力。
垃圾们是最有福的,来去都不必自己赶路操心,尤其是这回去,像老爷一样坐着轿子,而且不寂寞,因为人们一路有歌。
万山之中,都在听那歌。此地山民,掮着垃圾,极其快乐,路毕竟长,于是用了各种噪音,咿咿呀呀地唱起来:
太阳东边升
太阳西边落
好着哩
石头热我脚
爬过山窝窝
高着哩
柴火翻山找
水要回家喝
难着哩
挖个金蛋蛋
回家叫老婆
快着哩
啊嘿嘿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标题“周转”的部分含义是垃圾被卡车从城里拉到山里,又被人们捡回来,分好类,沿着漫长的山路背回城里。
B.小说开头突出描写了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城市里的生产和生活垃圾日渐增多的现象,为下文写垃圾的处理做了铺垫。
C.“独清除垃圾最力,务使穷而不脏”表现了余阴虽然经济贫困,但对垃圾的处理措施好,很有力度。
D.本文不同于其他的小说,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独立突出的人物形象,主要是写人们和垃圾的关系。
7.关于小说最后两段的叙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垃圾们是最有福的”一段,作者以沉重的笔调写人不如物的悲剧,让读者印象深刻。
B.垃圾污染山民居住的环境,但人们“掮着垃圾,极其快乐”,人与物构成了一种荒诞的关系。
C.歌词的内容通俗简洁,节奏感强,表现了山民生活十分穷苦的状态,表现力强。
D.小说以山中人的歌声结尾,和前文城中的三五小儿的咿咿呀呀的唱词遥相呼应。
8.结合小说的内容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6分)
9.阿城小说《棋王》的主人公王一生说“不做俗人,哪来这般乐趣”。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这句话的含意。(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孔融荐祢衡,以为“淑质贞亮,英才卓跞,志怀霜雪,疾恶若仇,任座、史鱼,殆无以过,若衡等辈,不可多得”。数称述于曹操。操欲见之,衡素相轻疾,不肯往,而数有恣言。操怀忿,因召之击鼓,裸身辱之。融为见操,说其狂疾,求得自谢。操喜,敕门者有客便通,待之极宴,衡乃坐于营门,言语悖逆,操怒,送与刘表。
衡为融所荐,东坡谓融视操,特鬼蜮之雄,其势决不两立。非融诛操,则操害融。而衡平生惟善融及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融、修皆死于操手,衡无由得全。汉史言其尚气刚傲,矫时慢物,此盖不知其鄙贱曹操,故陷身危机,所谓语言狂悖者,必诵斥其有僭篡之志耳。刘表复不能容,以与黄祖。
观其所著《鹦鹉赋》,专以自况,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如云嬉游高峻栖峙幽深飞不妄集翔必择林虽周旋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配鸾皇而等美焉比翼于众禽又云:“彼贤哲之逢患,犹栖迟以羁旅。矧禽鸟之微物,能驯扰以安处。”又云:“嗟禄命之衰薄,奚遭时以崄巇。岂言语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又云:“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心怀归而弗果,徒怨毒于一隅。”卒章云:“苟竭心于所事,敢背惠以忘初。期守死以报德,甘尽辞以效愚。”
予每三复其文,而悲伤之。李太白诗云:"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锵锵振金石,句句欲飞鸣。挚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此论最为精当也。
(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云/嬉游高峻/栖峙幽深飞/不妄集/翔必择林/虽周旋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配/鸾皇而等美/焉比翼于众禽/
B.如云/嬉游高峻/栖峙幽深/飞不妄集/翔必择林/虽周旋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配/鸾皇而等美/焉比翼于众禽/
C.如云/嬉游高峻/栖峙幽深飞/不妄集/翔必择林/虽周旋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配鸾皇而等美/焉比翼于众禽/
D.如云/嬉游高峻/栖峙幽深/飞不妄集/翔必择林/虽周旋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配鸾皇而等美/焉比翼于众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求得自谢”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两句中的“谢”字含义相同。
B.六翮,本指鸟两翼中的正羽,在文中以部分代整体,指代鹦鹉的翅膀。
C.“虽奋迅其焉如”与“如礼何?”《<论语>十二章》两句中的“如”字含义相同。
D.八极,八方极远之地。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方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融认为祢衡既才华横溢,又光明磊落,志向高洁,疾恶如仇,实属难得的人才,所以孔融才向曹操称赞并举荐他。
B.虽然曹操召见了祢衡,但祢衡对曹操的厌恶导致他们两人不可能融洽相处,所以最终曹操将祢衡送给了刘表。
C.据汉代史书记载,祢衡虽然崇尚气节,为人刚直,但言语狂放不羁,有篡夺大权的野心,所以刘表也容不下他。
D.《鹦鹉赋》中祢衡借鹦鹉自况,他感叹自己的爵禄命运的衰微薄弱,即便艰难险阻也仍会不忘初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操欲见之,衡素相轻疾,不肯往,而数有恣言。(4分)
(2)衡为融所荐,东坡谓融视操,特鬼蜮之雄,其势决不两立。(4分)
14.作者认为李白的诗句评论祢衡非常恰当,那么李白是从哪些视角对祢衡进行评价的?请分条列举。(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杨花落
杨巨源
北斗南回春物老,红英落尽绿尚早。
韶风澹荡无所依,偏惜垂杨作春好。
此时可怜杨柳花,萦盈艳曳满人家。
人家女儿出罗幕,静扫玉庭待花落。
宝环纤手捧更飞,翠羽轻裾承不著。
历历瑶琴舞态陈,霏【注】红拂黛怜玉人。
东园桃李芳已歇,独有杨花娇暮春。
【注】霏,飞散。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跳过初春、仲春,直指春暮花稀,逼近题意,再引出春风、垂杨,却还没有触及杨花,看似开门见山,却又琵琶半遮。
B.以“满人家”三字引出下文,拓开境界,自然引出美丽的少女,在漫舞的杨花中静待花落。花与人相互映衬,环境优美。
C.杨花在瑶琴前舞态分明,姿势纷呈,飞过红妆,掠过黛眉。由人戏花到花戏人,由少女怜花到花怜少女,两相交融,情感愈为浓烈。
D.一个“娇”字,再次以人拟花,虚实相生。没有上文少女戏花,“娇”字意境就不复存在;没有花戏少女,“娇”字神态就无从说起。
16.为了突出杨花的可爱,诗中有多处衬托,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无衣》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反复的形式,语境是递进发展的,如“与子同仇”,侧重表达同仇敌忾的情绪,而“____________”是行动的开始,“____________”指将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却又因无法改变现实,只能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近来,“颜值即正义”的畸形价值观正在悄然流行,偶像产业也因此成了资本眼中的香饽饽。经纪公司与各大网络视听平台以打造偶像团体为目标,将年轻、貌美、帅气的男孩女孩们送上综艺选秀节目、文艺晚会等曝光度高的平台,获取高关注度和粉丝量,从而实现流量变现。为了让自己喜欢的选手 ① ,一场场投票大战在粉丝之间拉开帷幕,让节目制作方、广告商赚得盆满钵满。尝到甜头之后,艺人经纪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公司的实力 ② ,大公司选拔有潜力的年轻人,并依靠自身资源对其进行培养和包装;而中小型公司更像是以手中的艺人为赌注,在偶像市场进行一场赌博。
而很多观众给选手投票时,也不看选手专业能力和文化水平。有的选手根本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唱歌跑调,跳舞跟不上节奏,更别提文化修养和精神涵养了。但这些选手却能凭借高颜值过五关斩六将,在激烈竞争中“躺赢”。为了维持公众的高关注度和高讨论度并转换为高流量数据变现,经纪公司、平台和艺人 ③ 立人设,想尽办法做数据,费尽心机争取各种影视剧、综艺节目的露脸机会,刷存在感。
三观能跟着五官走吗?我们应少谈一点颜值,多谈一点文化;少来一些假包装,多出一些真精品;少做一些伪流量,多传播一些正能量。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躺赢”是富有生命力的网络热词,用在这里毫无违和感,请结合语境简述其含义及好处。(4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2题。
拱桥是 ① 的桥,拱桥主要承受轴向压力,拱桥具有跨越能力较大,可节省钢材和水泥,养护、维修费用少,外形美观,构造较简单,利于广泛采用等特点。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南洨河之上,因赵县古称赵州而得名。它由隋朝匠师李春建造,是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其建造工艺独特,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显示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漫长岁月中,赵州桥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 ② ,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这是因为建筑石拱桥的石块截面接近梯形,依靠自身弧形拱式结构可将拱桥受到的竖直向下的压力分解转化为与拱桥石块间相互垂直的侧面斜向压力,并沿着拱形传递到两侧的桥基,再将力转移到地面,因此,石拱桥只要不受到其他方向的力,结构就非常稳固。
拱形结构能够有效地缓解热胀冷缩效应, ③ ,因此,建造拱桥要用抗压强度高、抗拉强度低的石块或混凝土等材料。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分别用一个疑问句给上面三段文字各加一个标题。每个小标题不超过12个字。(3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心理学中有“自我边界”这一概念。所谓自我边界,就是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自我边界看不见,但却真实存在。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与矛盾,都是边界不清造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心理边界,一旦被别人跨越,或是自己试图突破边界,就会引发痛苦和焦虑。但在信息化时代,展示和发布个人的私密信息已经越来越成为常态。出于不同的动机,一些群体还在鼓噪推动无条件地自我暴露:互联网平台从这种新兴的自恋主义中获利,美国国家安全局等情报机构也得益于这种全新的开放性,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早已开始利用成千上万地球居民的互联网数据和数字移动轨迹……这种所谓的“强迫曝光”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边界,"自我边界"这个议题饱受争议。
以上材料所涉及的问题,在当下非常值得我们探讨。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