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A项,"所以……"强加因果,前后因果关系不成立。B项,“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在于……”不合文意,原文是“……千百年后的我们再诵读这些作品,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C项,"作者不认可这些说法"分析不当,于文无据。
2.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是为了论证叶嘉莹在弘扬中国精神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分析不当,是为了论证"中国古典诗词传承的意义,古诗不会消亡,可以唤起人们的"诗心""。
3.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诵读或者背诵是不重要的”曲解文意,原文是"有的人可以背几百首诗歌,有的人在诗词大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这还不够……"。
4.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内容含意的能力。A项,"体现得最鲜明"分析不当,于文无据。C项,"根
本原因是这支部队纪律严明”不合文意,原文是“这是纪律严明的生动体现,更是“为着解放人民”的具体实践,人民军队坚持人民至上"。D项,张冠李戴,"用小船划出了"与"用小车推出了"互换位置。
5.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才能得到彰显”错误,这里不构成必要条件关系。
6.【材料—】①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开始就把“人民”二字镌刻在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践行群众路线。②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和使命,始终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材料二】③各地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给老百姓带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彰显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人民立场。④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探究相关问题的能力。首先通读两则材料,读懂大意;然后梳理有关内容,分析是如何体现人民就是江山的;最后整合答案,分点作答。
7.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因为他们很疲劳且对此无所谓"错误。不是“对此无所谓”,而是他们不够专业,没有提出第二个保留条款“并非蓄意杀人”。
8.①商人想替玛丝洛娃开脱罪责,可首席陪审员不认同;经过争论,首席陪审员认为玛丝洛娃在毒死人命和盗窃钱财方面都犯了罪的意见得到认可。②彼得·盖拉西莫维奇极力反驳,据理力争,大家达成一致,首席陪审员裁定玛丝洛娃并非蓄意抢劫,也没有盗窃财物。③陪审员没有提出第二个保留条款"并非蓄意杀人",法庭最终判玛丝洛娃有罪,判其流放服苦役。(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情节特点的能力。首先通读全文,梳理情节内容:然后概括主要情节,分析其一波三折的特点;最后整合答案,分点作答。
9.①小说通过庭审玛丝洛娃的经过和其最终被判有罪的情节,揭露了当时俄国在法律审判过程中的种种昏庸、腐败和黑暗的现实。如陪审员不专业,胡乱裁决;如法官判决随意,草管人命。②玛丝洛娃本无罪最终却被判有罪,体现了当时俄国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表达了作者对遭受苦难的人民的同情,对整个黑暗社会的无比憎恨和深刻批判。(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探究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首先通读全文,超然客公众号 梳理情节内容;然后结合创作背景,分析写作意图;最后整合答案,分点作答。
10.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君之先君亦出周,封于齐。相与出周南门,刳羊而约曰:“自后子孙敢有相攻者,令其罪若此刳羊矣。”臣之君固以刳羊不惧矣。
11.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掌握文言知识的能力。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不是大国。
12.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概述文章内容的能力。"任座成功说服了魏王"错误,文章并未明确叙写魏王听了故事后的态度,"成功说服"没有根据。
13.(1)那柳下惠只不过是一个穿布衣束皮带的寒士,让他出使齐国又有什么好处呢?(“特”“益”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2分)
(2)(韩子)出宫对诸发说:“大王有命令:来客要戴上帽子,就用礼节召见(或接见);不戴上帽子,就不能用礼节召见(或接见)。"("冠""见""否"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2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1)句得分点:特,只是;使,出使,使(让)……出使;益处,好处。第(2)句得分点:冠,戴上帽子;见,召见,接见;否,表示否定的一面,不能用礼节召见。
【参考译文】
魏王召集群臣议论他的过失。任座进谏说:"君主国土广大,百姓强悍而众多,国中没有贤人辩士,该怎么办?"魏王说:"我的国家小而且土地狭窄,我一个人就能治理它,要用那些贤人辩士干什么?"任座说:"不对! 从前齐国无故起兵攻打鲁国,鲁君担忧这件事,召见他的国相说:'对这件事怎么办?'国相回答说:'那柳下惠从小就好学,长大后聪明多智,君主不妨召他出使齐国。’鲁君说:‘我是千乘大国之主,就是亲自出使到齐国,齐国也不会听的。那柳下惠只不过是一个穿布衣束皮带的寒士,让他出使齐国又有什么好处呢?”国相回答说:‘现在让柳下惠出使到齐国,纵然不能使齐军解围,终究不会使齐国加紧攻打鲁国吧!'鲁君这才说:'就这样吧。'国相立即派人召见柳下惠,柳下惠进来后撩衣缓行。鲁君离开座位起身说:‘现在国事紧急,百姓恐惧,希望借重大夫出使齐国。’柳下惠说:’好吧!’于是就往东去谒见齐侯,齐侯问:‘鲁君已经害怕了吧?’柳下惠说‘我的国君不害怕!’齐侯十分生气地说:‘我远看你们鲁国城邑,百姓拆房砍树来抢修城墙,我看你的国君像我国的子民一样,还说不怕,这是为什么?”柳下惠说:“我的国君之所以不害怕,是因为他的祖先出自周室,封在鲁国,你的先王也出自周室,封在齐国。超 然 客公众号 他们一起走出周国都的南门,剖羊盟誓说:‘今后子孙中敢有互相攻伐的人,让他受死罪像这剖开的羊一样。’我的国君当然因为有剖羊的盟约而不害怕。’齐侯于是撒兵三百里。那柳下惠只不过是一个穿布衣束皮带的寒士,一到便使齐军解围免除了鲁国的危难,怎么能没有贤士圣人呢?”越国派遣使者诸发带一枝梅花送给魏王。魏王臣子名叫韩子,他看看左右的人说:“哪有用一枝梅花来赠送诸侯国君的呢?请让我替你们羞辱他。”(韩子)出宫对诸发说:“大王有命令:来客要戴上帽子,就用礼节召见(或接见);不戴上帽子,就不能用礼节召见(或接见)。”诸发说:“那越国也是天子所封,住在近海一带,赶走了外族人来作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因此剪除毛发彩绘身体,斑斓多彩,来模仿龙王子孙,为的是使水神逃避。现在贵国君王却命令戴上帽子才以礼相见,不戴帽子就不以礼相见。假如贵国的使者,有机会经过我国,我国的君王也会下命令说:‘来客必须剪除毛发,彩绘身体,然后才接见他。'贵国对此将会如何?"魏王听到了这番话,披衣出宫来接见诸发。
14.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诗词内容的能力。分析不当,“回头只见长江水势变小”理解错误,这里表意为“回头只见长江水空自东流不息”。
15.①我不认可这种看法。(1分)②词人独自绕着江岸行游,随意地到处走,看似闲适、自由,其实是一种无奈。
词人强国富民的愿望无法实现,而只能“绕水恣行游”,这是为了排遣心中的愁绪和不平。(3分)③词人“上尽层城更上楼”,登高怀远,思念都城,词人期待着重回朝廷,施展抱负。(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词思想情感并进行评判的能力。首先要理解“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的意思,然后结合词的内容分析有关评论,最后概括作答。
16.(1)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2)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
(3)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等均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语境,通过语境来确定所填写的语句。第(1)句,需关注“运用对比手法阐明了君子与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等关键信息;第(2)句,需关注“阐述了如何处理国与家的关系”等关键信息;第(3)句,需关注“以行路为喻,阐述了积累的重要性”等关键信息。还要注意默写不能多字、漏字和错字等。本题易错字:(1)喻;(2)齐;(3)始。
17.①漫山遍野 ②小心翼翼 ③心潮澎湃(每处1分,如有其他符合语境的成语可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漫山遍野:布满山上和田野上,形容到处都是。②小心翼翼:形容恭敬小心,一点不敢疏忽懈怠。③心潮澎湃: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18.①用第二人称“你”写叶子,作者与叶子进行心灵的对话,亲切动人,便于抒情。②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将
落叶做成书签的想法,表达了对叶子的喜爱和守护之情。(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第二人称作用的能力。首先要理解使用第二人称的作用,更加亲切,便于交流,便于抒情;然后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用;最后整合答案,分点作答。
19.①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②并不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③如果希望通过运动提高免疫力(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补写的能力。首先通读文段,理解大意;然后联系上下文,寻找所给的提示语;最后根据要求,概括答案。
20.有氧运动是一种为了提高人体耐力、增强心肺功能的以有氧代谢提供运动所需能量的运动方式。(符合下定义的格式“有氧运动是……的运动方式”2分,内容完整、语句通顺2分)
【解析】本题考查掌握句式变换和下定义的能力。首先要明确下定义的方式,即"被定义概念+特征十种属";然后根据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找到种属,分析特征;最后进行句式变换,整合答案。
21.示例:有关研究表明,有氧运动能够提高肌肉的强度和耐力,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每处错误点修改正确得1分,两处修改都正确得3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超然客公众号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两处语病:①句式杂糅,将“依据有关研究表明”改为“依据有关研究”或“有关研究表明”;②语序不当,将“作用预防”改为“预防作用”。
22.【写作提示】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一)材料解读和参考立意
本次作文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
材料第一段阐述我们习惯于笃信权威,听信长辈和大多数人的意见。材料第二段引用汉代王符《潜夫论·明暗》中的名句,阐述尊重权威、学会倾听是应该的,但不等于偏听偏信、迷失自我而丧失独立思考能力。材料引导我们尊重权威,学会倾听,不偏听偏信,不迷失自我,要有独立思考能力。
写作任务是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参考立意:①学会倾听但不偏听偏信;②尊重权威,学会倾听但不迷失自我;③将学会倾听与独立思考结合起来;④要有独立思考能力;⑤尊重权威,学会倾听。(④⑤不是最佳立意,不能评为一类文和二类文)
(二)写作任务和要求分解任务一:立意
作文必须紧扣材料,立意准确,写出思考和感悟。立意不准确的,不能评为一类文和二类文。任务二:结合材料
材料的内容必须在行文中有所体现,有概述或分析。任务三:明确文体
文体不限,自定文体,但要有文体意识,选择使用什么文体,就要符合相应的文体规范。
(三)
题意评分解说
(四)补充说明1.错别字等扣分
缺标题扣2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2.字数等扣分
①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每少50个字扣1分)②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③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④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⑤只写标题的,给2分,不评0分。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内容可以打0分。⑥完全空白的,评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