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广东省东莞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2-12-10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东莞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1.
    (1)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2)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3)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4) 潦倒新停浊酒杯    往往取酒还独倾
    2.A(解析:就:接近、靠近。)
    3.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特殊句式。例句为定语后置句。A项,宾语前置句。B项,状语后置句。C项,判断句。D项,定语后置句。)
    4.C (解析:“本文是一篇说理性兼抒情性很强的文字”错,应该是“说理性很强的文字”。)
    5.B(解析:“益为”指增加设置,作句子的谓语。“疑兵”作“益为”的宾语,“信乃益为疑兵”是指“韩信就增设疑兵”,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D两项。“从夏阳”和“以木罂缻”是介宾短语作“渡”的状语,“从夏阳”和“以木罂缻”之间不应断开。据此排除C项。)
    6.D(解析:“谒”的理解有误。原文语句是“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谒”在此处是“请求”之意,魏王豹请求回家探望生病的亲人。)
    7.D(解析:“韩信收集了败军在彭城击败了楚军”说法有误。原文中说“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所以韩信收集溃散的人马与汉王会合,在京县、索亭之间又摧垮楚军。)
    8.(1)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如果任命一位大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离去的原因。(采分点:“素”,一向、向来;“拜”,授与官职、任命;“所以”,……的原因。每点1分,大意通顺1分。)
    (2) (韩信)说:“大王自己估计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强盛方面与项王相比,谁更厉害?”
    (采分点:省略句,句首补充主语“韩信”;“料”,估量、揣度、料想;“强”,指兵力强盛;“孰与”,固定结构,与……相比,谁更……。每点1分。)
    9.(3分)①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②赢得民心:进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秦朝的残酷苛刻的法令,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③发动军队向东挺进。(每点1分)
    参考译文: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是平民百姓的时候,贫穷且没有出众的德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小吏,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等到项梁率领抗秦义军渡过淮河向西进军的时候,韩信带了宝剑去投奔他,留下来做他部下,一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后,又投奔项羽,项羽任命他做郎中。他好几次向项羽献计策,都没有被采纳。刘邦率军进入蜀地时,韩信逃离楚军去投奔他,还是没什么名气。
    韩信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很佩服他。队伍到达南郑时,在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有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他。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汉王,汉王骂道:“跑掉的军官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最杰出的人。大王假如只想长期做汉中王,当然没什么事情给他做;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于是汉王打算召见韩信任用他。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如果任命一位大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离去的原因。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选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礼仪完成仪式,那才行啊!”汉王答应了。韩信的任命仪式结束后,坐在上座。汉王说:“丞相多次称道将军,将军用什么计策指教我呢?”韩信谦让了一番,乘机问汉王说:“如今向东争夺天下,难道敌人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韩信说:“大王自己估计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强大方面与项王相比,谁强?”汉王沉默了好长时间,说:“我不如项王。”韩信拜了两拜说:“我也认为大王比不上他呀。但是项王军队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横遭摧残毁灭的,天下的人大都怨恨,百姓不愿归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罢了。虽然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却失去了天下的民心。所以说他的优势很容易转化为劣势。如今大王果真能够与他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有什么不可以被消灭的呢?大王进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残酷苛刻的法令,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百姓没有不想要大王做秦地大王的。如今大王发动军队向东挺进,只要一道文书三秦封地就可以平定了。”于是汉王特别高兴,自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就听从韩信的谋划,部署各路将领攻击的目标。
    八月,汉王出兵经过陈仓向东挺进,平定了三秦。汉二年(前205),出兵函谷关,收服了魏王、河南王,韩王、殷王也相继投降。汉王又联合齐王、赵王共同攻击楚军。四月,到彭城,汉军兵败,溃散而回。韩信又收集溃散的人马与汉王在荥阳会合,在京县、索亭之间又摧垮楚军。因此楚军始终不能向西进军。
    六月,魏王豹以探望亲人疾病为由请假回乡,一到封国,立即切断黄河渡口临晋关的交通要道,反叛汉王,与楚军订约讲和。汉王派郦生游说魏豹,没有成功。这年八月,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豹。魏王把主力部队驻扎在蒲坂,堵塞了黄河渡口临晋。韩信就增设疑兵,故意排列开战船,假装要在临晋渡河,而隐蔽的部队却从夏阳用木制的盆瓮浮水渡河,偸袭安邑,魏王豹惊慌失措,带领军队迎击韩信,韩信就俘虏了魏豹,平定了魏地,设立为河东郡。
    10.A(解析:“因再次听到生民哭声”错误,由第二句诗中的“哀湍”(指山间发出凄切声音、流得很快的溪流)可知,王诗中的“旧呜咽”是指当年想象中家乡的溪声。)
    11.答案 同:两首诗都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思考,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异:①王诗先写自己在京时对家乡的思念,后写晚年回到家乡后对京都的思念以及对往昔峥嵘岁月的回想,虚实结合,感情丰富深沉;②范诗主要写中原父老的故国之思,暗含了自己的亡国之痛,隐晦地流露出对议和政策的不满。(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12.C(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茶馆》《雷雨》《锁麟囊》……标识着京剧曾经达到的高度”有误,依据原文“话剧有《茶馆》《雷雨》,京剧有《锁麟囊》……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某种艺术的本质规定性,犹如一块界碑,标识着这种艺术曾经达到的高度”可知,《茶馆》《雷雨》是话剧,不是京剧。
    B.“因为她唱的是程派,程派最能保持‘味儿’的纯正延续”理解有误,原文是“我唱的永远是程派”“一代又一代‘角儿’们对技艺的执着守护与传承,才保持了‘味儿’的纯正延续”,文中只是提到张火丁唱的是程派,这并不是原因,且未提及到“程派最能保持‘味儿’的纯正延续”。
    D.“陈澄为了挽救濒于危亡的淮剧”有误,错在“濒于危亡”,于文无据。另外,陈澄提出的是“进一步强化戏曲进校园”的建议,不是“提出了戏曲进校园的建议”。)
    13.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 错在“戏剧……统摄着人的情感世界”,原文是“这种对于祖国、乡土的热爱,是深植于……有统摄意义”,即这种热爱并非是由戏剧植进去的。“统摄”也不准确,原文只是说“具有统摄意义”,而且对人的情感世界“具有统摄意义”的不是戏剧。)    
    14. ①要有精湛的技艺,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持续散发。
    ②要对戏剧进行打磨,作出微调,使之适应时代审美语境。
    ③要扎根文化沃土,让剧作反映出对人性的体察与感悟,体现时代精神。
    ④要让剧作贴近新一代人的生活,使戏剧具有生活的温度,能引发人们共鸣。
    (每点2分,共6分。答出其中三点且意思对即可)
    15.C(解析:C.“但校长是故弄风雅,不懂装懂,目的是通过对比衬托季献民的养花的技艺高超”理解有误。“校长是故弄风雅,不懂装懂”说法想当然,文中校长和季献民不存在对比反衬关系。)
    16.①8岁时,能准确判断学校校园墙角不适合种“白鹤仙”,赢得校长的刮目相看,可谓“绝活”。
    ②养品种一般的蝴蝶兰,花蕊里包含着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鸽,栩栩如生,可谓“绝活”。
    ③黄金能让昙花在白天开放,并通过“嫁接”的方式,让昙花比别人的开得艳,开得大,开得多,可谓“绝活”。
    ④黄金搞嫁接,即便不是一类的花,也可以把它们“嫁上”,可谓“绝活”。
    (每点2分,答满三点得6分。)
    17. ①人生更需要有精神追求。黄金养花是为了生活,而季献民是为了观赏;黄金养花是为了卖给别人,而季献民养花不卖,只送人。
    ②无私共享技艺不仅能促进技艺的提高,而且也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黄金担心养花的技艺外露,而季献民是高兴地愿意和别人共赏技艺。
    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才是最美的。黄金养花是通过人工干预让昙花白天开放、通过嫁接的方式改变花木本性、追求新奇;而季献民是顺应花木本性,赢得花儿的最美开放。
    ④人生应懂得感恩,感恩身边的一切事物。黄金把养花当作谋生的手段,花木是其赚钱的工具,不存在感恩;季献民尊重花木,认为花木有灵,懂得感恩。
    ⑤要尊重并珍惜自己拥有的事物。黄金养花不懂得尊重或爱惜花;而季献民则是用爱和珍惜在养花,是真正尊重并珍惜花的人。
    (每点2分,每个答案要点概括1分,结合文章内容解说1分。任意答满三点得6分。还可有其他感悟,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18.D(解析:“新团员学团章”只一次。)
    19.差序格局(2分)
    ①差序格局的定义。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纹的性质。②家是一个可以伸缩的单位,小到指太太一人,大到数不清,天下可成一家。“自家人”可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③主播称顾客为“家人们”,就体现出“家”的这种伸缩性。这种称呼,无非是为了卖东西而拉近距离。(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分析原因以及把握名著内容的能力。
    由题干来看,首先要把握“差序格局”的内涵。“差序格局”就是发生在亲属关系、地缘关系等社会关系中,以自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推及开,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且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格局,且它随自己所处时空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圈子。《乡土中国》中提到“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然后分析主播称呼直播间顾客为“家人们”的意思以及用意。主播称呼直播间的人为“家人们”好比是把直播间当做“家”,要把这些顾客拉到自己这个“家”的圈子里,展现与顾客之间的亲密关系,体现的就是“家”的伸缩性,其目的就是为了卖东西。
    20.①髓:suǐ     ②醇:chún       ③傣:dǎi
    21.B(解析:永不谢幕:形容有影响力事件的人物的影响力永远流传。永不凋谢:指草木花叶永不枯落(常用于口语),或比喻人事永远不衰老死亡。由后文可知,此处形容“奇葩”,作“奇葩”的定语,“奇葩”本意是珍贵稀少的花卉。故此处填写“永不凋谢”。奇妙无比:形容难以比拟的神奇。独一无二:指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由“汉族地区有京剧、越剧、黄梅戏、川剧等,少数民族地区有傣剧、侗剧等,凡是有人聚居的地方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戏曲”可知,此处形容这些文化现象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有。面面俱到:各方面都照顾到。由“不论是民间节日庆典、拜神请愿,还是婚丧嫁娶、联络感情,都被戏曲垄断”可知,许多习俗都在戏曲当中,而并非各方面都照顾到,故选用“包罗万象”。至关重要:相当地重要,要紧关头是不可缺少。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由“戏曲成为世俗生活中……的内容”可知,戏曲的地位应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故选用“不可或缺”。)
    22.C(解析: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句式杂糅。“在从空间上来看”中“在……上”和“从……来看”杂糅,可留其一;二是语序不当。“经过演变、孕育而形成的地方大量剧种”中“演变、孕育而形成”应改为“孕育、演变而形成”;三是搭配不当。“向集中居住地区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向集中居住地区”应改为“对集中居住地区”,“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应改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3.【写作指导】
    试题提供了冬奥会冠军谷爱凌的有关材料,其内容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赞其为全才;第二部分写其奋斗的特点:有高度的自律意识;极度勤奋;无论做什么,都有计划,按部就班,脚踏实地。写作时从第一部分内容可以提炼出人应该全面发展的观点;从第二部分内容可以提炼出人要自律、勤奋、持之以恒的观点。以上观点可以单独成为论点,也可以合在一起。
    【参考立意】
    ①全面发展,人生更美好。②高度自律,成功之阶。③世事,唯勤奋者可成。④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评分参考】
    满分60分,以44分为基准分,分五类划分作文档次:
    1.一类文(60分-53分):①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材料典型、丰富、新颖;②文体特征鲜明,结构递进,或平行并列,论述说理深入;③语言流畅,有文采。
    2.二类文(52分-46分):①基本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个别材料不切题;②文体特征较鲜明,结构完整,能设置分论点论证;③语言通顺。
    3.三类文(45分-38分):①部分偏离题意,中心松散,内容单薄,大部分材料不切题;②文体特征不鲜明,结构松散;③病句较多。
    4.四类文(37分-30分):①完全偏离题意,中心分散,内容空洞,材料不切题;②文体特征不鲜明,结构混乱;③语言不通,错别字多。
    5.五类文(29分-0分):大段抄袭、完全抄袭等。
    需要注意的问题:
    1.对于文体特征鲜明、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阐发透彻、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语言得体有表现力且书写认真,能体现较高语文素养的作文要敢于按照一类文甚至是满分的标准赋分。
    2.没有标题扣2分,不符合相关基本文体格式扣2分。
    3.错别字1字1分,不累计,上限3分。标点符号错误多,酌情扣分,不超过2分。
    4.字数不足:600字以上,每50字扣1分;600-400字,35分左右;400-200字,25分左右;200字以下,15分以下。
    5.抄袭:全篇抄,10分以下;抄袭一半左右,20分以下。大段抄背无关内容,在五类文中酌情赋分。
    6.完全是作文材料的扩展,不得高于40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