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版)

http://www.newdu.com 2022-12-11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一、课内文言知识(本题共7小题,18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直中绳(合乎)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听闻)   而闻者彰(清楚)   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
    B. 假舆马者(借助)   吾尝跂(踮起脚后跟) 而望矣    君子不齿(并列,排列)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全面)
    C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   而绝江河(穷尽)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D. 声非加疾也(劲疾)  用心一也(专一)  吾师道也(学习)  则耻师焉,惑矣(迷惑)
    2. 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④择师而教之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3. 下列各项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B. 蚓无爪牙之利     小学而大遗
    C.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D. 古之学者必有师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4. 下列各项对加点字的词类活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非能水也     ②上食埃土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④小学而大遗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5. 下列各项对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筋骨之强     ②句读之不知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④不拘于时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二)(每题4分,共8分)
    6. 课内文言翻译。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二、(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7. 名句名篇默写
    (1)《诗经·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写出了女子的活泼可爱,又写出男子的憨厚。
    (2)《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
    (3)《虞美人》中,表现李煜这位亡国之君的愁绪如春水奔流倾泻、无穷无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鹊桥仙》里赞叹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似人间长相厮守的美好,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过渡对往昔不平凡生活的回忆。
    (6)《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慨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9)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
    三、信息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题2分,共6分)
    材料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已经从依靠户籍制度建立的定居型社会转变成要素自由流动的迁居型社会,从依靠血缘、地缘的熟人社会转变成业缘化的生人社会,从低流动、被动流动的乡土中国转变成高流动、全方位、多元化、主动流动的迁徙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3.76亿,较2010年增长了69.73%。其中,省内流动人口为2.51亿,较2010年增加了1.16亿人,增长了85.70%;跨省流动人口为1.25亿,较2010年增加了3896万人,增长了45.37%。人口流动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可以看出,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
    常态化的迁移流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空间位置,更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方式、内在文化乃至社会治理理念。在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转变的过程中,以下三个方面的改变是确定无疑的。
    迁徙转变必然导致人际交往的异质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随着部分追求经济动机的农村人口离开熟悉的亲属网络、职业网络以及乡土网络流动到城市中,农民之间不再具有共同的身份、进行共同的生活或劳动,农民内部之间出现了分化。外出的农民与村庄之间的联系削弱,村庄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衰退。接受城市文明的流动人口的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方式逐渐向城市人口靠近,且随着流动人口的代际传递,传统的农耕文明、“乡愁本色”逐渐褪去,而留守农村的人口仍然遵循着传统的乡土交往习俗。其次,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同样经历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社区人口的户籍化转变为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混居,同一社区内部人群的社会地位差异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市场交换为主。与此同时,在社区居民的逐渐陌生人化过程中,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行为方式等也存在差别,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
    几千年来,农民被土地束缚,世代定居于乡村,形成了天然的稳定性以及自我延续的静文化。“安土重迁”的习俗不仅支配着个体的生活与社会交往,同时也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在吸引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自由流动的同时,也使得中国传统的静文化发生转型。迁徙中国的大规模、高水平、主动的人口流动,实际上伴随着静文化的退化以及动文化的建构。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农民冲破土地的限制,告别了过密化的农业,血缘、亲缘关系形成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由此瓦解了传统意义上乡土中国的乡村社会共同体与文化基础,导致根植于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方式的静文化逐渐退场;另一方面,随着人口流动规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较多到巨大,流动原因趋于多元化,社会主体、社会空间、社会网络以及社会关系不再受限,自由流动的文化观念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文化观念。
    乡土中国的社会治理理念具有浓厚的乡土伦理,以乡村为基,历代相习、积久而成。首先,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乡村秩序在村落中自然形成并依靠礼俗规则加以维持和延续;其次,乡土伦理具有习得性,无须专门学习,村民便可以在日常交往中学习并遵守。乡土中国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习惯、礼仪等变化缓慢,世代积累的经验足以维持和保障社会秩序,因此乡土中国是一种礼治社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松绑,人口的空间位置变化导致社会交往的异质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文化观念的动态化,这种转变打破了熟人社会的秩序。传统礼治的约束力日趋弱化,走向式微,法治成为迁徙中国的秩序主导。契约关系代替伦理关系成为社会治理的基础。理性化、法治化、公共性是迁徙中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文明的支撑力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以法治为基础。
    (摘编自段成荣《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
    材料二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转型日益凸显,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这意味着在乡土结构依然留存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经济与文化观念都已经受到现代化的渗透,中国的乡土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现代性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村落依然还是相对于城市而存在的,但是聚居在村落的人们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乡土性本质特征的变化,新农村的建设必须加快步伐。
    费孝通先生在对农村社会乡土特征的分析和高度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这充分体现了“志在富民”“以民为本”的思想。只有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进行新农村建设才为真正的建设。后乡土社会里,大量农民涌入城市,频繁地四处流动,更换职业,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正是因为主体需求的问题。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其次要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结构性问题;最后要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事业的投入,尤其重视教育的投资。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建设新农村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后乡土社会农村的建设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国家问题,也并非单纯的农民问题,更不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问题,所以只依靠任何一方单纯的努力都是不够的,只有各方形成合力,建设新结构、新主体和新功能的新农村这一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摘编自朱珠《浅析中国的新农村建设》)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社会已变为迁居型社会,2020年中国农民省内流动人口数量比跨省流动人口数量多。
    B. 一部分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外出的农民与村庄断绝了联系,村庄的向心力在不断减弱。
    C. 工业化、城镇化吸引农民从农村不断流向城市,这使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
    D.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冲击下,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乡土社会的结构已经消失。
    9.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 现如今中国社会呈现出高流动、主动流动的特点,人口流动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
    B. 随着社会的发展,同一社区内部人群的社会地位差异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市场交换为主。
    C. 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和习得性,村落的人们不需要学习这些乡土伦理,就可以自觉遵守。
    D. 费孝通先生以民为本,志在富民,他对农村社会乡土特征进行分析概括,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
    10.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的一项是(  )
    A. 农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
    B. 农民依靠土地、以农业为主的生计模式已转换为“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
    C. 村民的生活方式从单一的村落生活迈向“乡—城”的两栖生活。
    D. 在农村人与人交往讲求礼尚往来,由此农村社会产生了“礼物流动”的习俗。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2-14每题3分,15题每小题4分,共17分)
    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年十二,以父德任为辇郎。既冠,以行修饬擢为谏大夫。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招选名儒俊材置左右。更生以通达能属文,与王褒等并进对,献赋颂凡数十篇。会初立《谷梁春秋》,征生受《谷梁》,讲论《五经》于石渠。元帝初即位,太傅萧望之为前将军,少傅周堪为诸吏光禄大夫,皆领尚书事,甚见尊任。更生年少于望之、堪,然二人重之,荐更生宗室忠直,明经有行,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与侍中金敞拾遗于左右。四人同心辅政,患苦外戚许、史在位放纵,而中书宦官弘恭、石显弄权。望之、堪、更生议,欲白罢退之。未白而语泄,遂为许、史及恭、显所谮诉,堪、更生下狱,及望之皆免官。成帝即位,显等伏辜,更生乃复进用,更名向。向以故九卿召拜为中郎,使领护三辅都水。迁光禄大夫。是时帝元舅阳平侯王凤为大将军秉政,倚太后,专国权,兄弟七人皆封为列侯。向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起微。逾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采传记行事,著《新序》《说苑》凡五十篇奏之。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向自见得信于上,故常显讼宗室,讥刺王氏及在位大臣,其言多痛切,发于至诚。上数欲用向为九卿,辄不为王氏居位者及丞相御史所持,故终不迁。居列大夫官前后三十余年,年七十二卒。
    (节选自《汉书·刘向传》,有删改)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
    B. 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
    C. 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
    D. 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冠,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B. 赋,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C. “擢”是选拔、提拔的意思,与“除”“征”“辟”“迁”等意思相同。
    D. 九卿,古代中央部分行政长官的总称,类似后来的六部尚书。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向通晓经书,擅长写作。他曾经被征召教授《谷梁》,在石渠宣讲《五经》,也曾经编撰《新序》《说苑》等著作。
    B. 刘向正直有为,嫉恶如仇。他曾计划和一起辅助政事的大臣请求皇上罢免身居高位的骄纵外戚和玩弄权术的宦官。
    C. 刘向忠君爱国,献计献策。他曾编纂《列女传》来警诫天子注重教化,多次上书谈论利害,陈述法则戒律,弥补遗漏的过失。
    D. 刘向颇有才能,深受重用。宣帝选用贤才,他进献了几十篇赋颂;后来元帝多次想任用他做九卿,但始终没能施行。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白而语泄,遂为许、史及恭、显所谮诉,堪、更生下狱,及望之皆免官。
    (2)向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起微。逾礼制。
    五、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6题3分,17题6分,共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5. 下列对诗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抒情,情致婉转;末两句写“不遇”,重在写景,景色优美。
    B. 首句写所闻,,次句写所见,这是入山第一程。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C. 颔联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林间小道上麋鹿出没,林深路长,正午溪边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
    D. 诗题为“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中却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然而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可见其构思的精妙。
    16. 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进行赏析。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8-19每题3分,20-21每题6分,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灰色的月亮【注】
    【日本】志贺直哉
    立在东京车站的失掉了屋顶的走廊里,虽然没有风,却感到一阵阵的寒气,幸而出来的时候穿了一件夹大衣,同来的两个人,搭上先到来的绕道上野的车子走了,我一个人留在后面,等候绕道品川的车于。
    天空阴暗,灰色的月亮朦胧地照着日本桥旁烧焦的废墟。大概是阴历初十左右,月亮很低,不知什么缘故,看来好像很近。时间是八点半的样子,人很少,宽大的走廊显得更加宽大了。
    远远望见电车的头灯,不一会就突然近来了。车内来客不多,我在对面的车门边,找到了空位子坐下,右首是一个穿束脚裤子的五十岁光景的妇人,左首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大概是少年工人,背对着我,因为座位上没有靠手板,他就横坐着,面对着车门。我刚上车的时候偶然眼见这孩子的脸,他闭着眼睛,茫然地张着大嘴,上半截身子前仰后合地据晃着。不是他故意在摇晃,是身体往前面倒下去,再直起来,又倒下去,这样不断地反复着。如果是打瞌睡,这样打个没完,叫人瞅着不好受,我出于本能地跟着少年工人保持了一段距离。
    车子到有乐町、新桥,上来了许多乘客,有几个像是买了东西回家的。一个二十五六岁红圆脸的青年,把扛在肩上的一只挺大的帆布包,放在少年工人身边,劈开双腿在旁边站下来。在他后面,又被人挤上来一个也扛着帆布包的四十来岁的汉子。汉子上车后,望了望前面的青年。
    “搁上去行吗?”也不等人回答,就把肩上的包往下卸。
    “慢着,压上去不行。”青年护住自己的布包,回头望着那个汉子。
    “啊,对不起。”他抬头望一望行李架,行李架上搁不下那个包,他只好在狭窄的地方局促地侧着身子,仍旧把包扛在肩上。
    青年觉得对不起他,说他那个包,可以把一半搁在我和少年工人座位的中间。
    “不用了,并不沉,只是嫌累赘才想搁一搁,不用了。”那汉子这么说着,轻轻地点了点头,我在旁边看着党得很惬意,这时节,看来人的脾气都变好了。
    车子过滨松时,接着到了品川,有人下去,可是上来的人更多。这其间,那少年工人仍旧前仰后合地据晃着他的身子。
    “啊,看他这张脸。”有人这么说了,说话的是四五个像公司职员中的一个,他的同伴都笑起来了,我这边望不见少年工人的脸,可是那公司职员说得可笑,大概那一张脸一定是可笑的,车子里顿时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那时候,圆的青年回头望一望身后的汉子,用手指头点点自己的胃部,小声地说:“看样子差不多啦。”
    那汉子好似吃了一惊,默默地望了一望少年工人说:“是么?”
    刚才那些发笑的人,好像也觉得有点奇怪:
    “是有病么?”
    “恐怕是喝醉了吧。”
    他们这样猜测着,其中一个人说:“看样子也不像。”这样,大家好像都明白是怎么回事,立刻不作声了。
    少年工人的粗布工作服肩头是破的,从里边行上了块手巾布,头戴着一项军帽,幅檐下露出肮脏的脖子,瘦得可怜。他现在不摇晃身子了,脸不住地挨擦着车窗与车门之间的那块夹板。这样子完全是一个孩子,在他迷迷糊糊的头脑里,大概把这夹板当作了谁,正在和他亲热吧。
    “喂!”站在前面的那个大汉,用手拍一拍他的肩头,问了:“你上哪儿去?”少年工人没有答话,那汉子又问了一声。
    “到上野去。”他很忧郁地回答了。
    “不对啊,你坐倒了,这是到涩谷的车啊。”
    少年工人站起来想往窗外看,身体失去了重心,突然向我这边倒过来。当少年工人向我倒过来的时候,我几乎像条件反射一样用肩头把他顶回去了。完全是出于不意地,但我后来想想真觉得奇怪。这动作跟我当时的心情是完全相反的,使我自己也觉得惊奇。当我把他顶回去的时候,他的身体很少有什么抵抗力,这使我心里更觉得不好受,我的体重现在已减到九十多斤,可是少年工人的身体却比我轻得多。
    “在东京站已经在车上了,坐过了站了——你是在哪儿上车的?”我从他身后问了。
    少年工人没回过头来说:“在涩谷上车的。”
    “从涩谷上车,绕了一个大圈子。”有人这样说。
    少年工人脑门贴在窗玻璃上,想往窗外望,一会儿又不望了,用仅能听见的低低的声音说:“到哪,都没有关系。”
    少年工人这句自言自语的话,后来一直留在我心里。
    身边的搭客们,以后再没谈那少年工人,大家觉得反正没有办法了。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觉得反正没有法子了,假使我带着吃食,我会送给他安一安自己的心;如果给他钱,即使白天或许也买不到吃的,何况现在是晚上九点钟了。我带着对淡的心情,在涩谷站下了电车。
    这是1945年10月16日的事情。
    【注】小说写于1945年11月。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此前美军对东京进行了多次空袭。
    17. 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遭受空袭后满目疮痍的东京为背景,反映了战后日本社会破败萧条、人民饥寒交迫的情景。
    B. 小说标题“灰色的月亮”意蕴丰富,象征着战后在物质上陷入匮乏、精神上陷入迷茫的日本社会。
    C. 这篇小说既无惊人的事件,也无曲折的情节,更没有人物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节奏舒缓平和。
    D. 小说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字里行间直接透露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被战争裹挟的人民的同情。
    18. 文中画线部分在小说中有重要作用,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小说前半部分,少年工人面目是模糊的,本段对其外貌的正面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具体可感。
    B. 本段是整筒小说中唯一气氛较为明快的场面,与前后文形成鲜明的反差,却强化了小说的悲剧氛围。
    C. 本段情感有所变化,随着车子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小说的情感和人物心理也出现短暂调整。
    D. 前文主要写“我”眼中的少年,本段转入写乘客眼中少年,叙述视角转换,增强了小说叙事张力。
    19. “我”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0. 志贺直哉素有“短篇之神”的美誉,其小说以善于揭示独特环境中人物的心境著称,被评论家们称为“心境小说”。这篇小说体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境?作者主要运用什么样的描写手法来表达这种心境的?
    七、整本书阅读及语言运用(本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2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几十年来,我就这么不间断地看书买书,只是一个读书人而已,却有幸得了“藏书家”的不虞之誉,真是愧不敢当啊!
    B. 这篇关于《美历程》的评论文章观点比较一般,结构安排上也差强人意。
    C. 经过他的努力,一些湮没在历史废墟和神话传说中的故事被重新确认,因此某些关于先民流徙原因的不经之谈也随之不攻自破。
    D. 这篇文章不仅冗长拖沓,而且内容陈旧,人云亦云,实在是不刊之论。
    2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贵阳的月嫂市场一直红红火火,有些月嫂每月工资在万元以上,就这样还供不应求。不过,也确实存在月嫂________的现象,有些甚至滥竽充数。
    (2)针对当前全系统办公室人员变动大、业务能力________的实际情况,云南省质监局精心组织、周密策划,举办了全省质监系统办公室业务培训。
    (3)张某虽身出名门,也曾到海外名校留学,但回国后却放着好好地工作不做,________,竟凭三寸不烂之舌,借“资本运作”之名坑蒙拐骗,令人不齿。
    A.参差不齐 良莠不齐 不稂不莠                               B.良莠不齐 参差不齐 不稂不莠
    C.良莠不齐 不稂不莠 参差不齐                               D.参差不齐 不稂不莠 良莠不齐
    23. 结合《乡土中国》的有关内容,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等到传真技术发达后,人可以超越时空利用表情辅助语言来传情达意,文字很可能就用不到了。
    B. 维持乡土社会行为准则的是道德和法律。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C.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仁。”体现了孔子推己及人的观点,是从自我中心出发去“立人”和“达人”。这一观点与墨子“兼爱”的观点相同。
    D.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家的结构就不再是单系的差序格局。
    24. 根据《乡土中国》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土社会是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是“有机的团结”,是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乡土本色》)
    B. 人类的学习有别于动物,依靠“词”的帮助,通过时间的选择累积,可以从个别的、片刻的情境中获得普遍的、对于未来的认知。(《再论文字下乡》)
    C.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私人和私人之间的关系;现代西洋社会的结构则是个人通过团体发生相互的联系。(《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D. 乡土社会中家族大小受人数多少而决定。由父母和四个孩子组成的家族要大于公、婆、儿、媳所构成的家族。(《家族》)
    八、写作(60分)
    2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一文中号召青年做“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的新青年。
    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大声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的我们,要走出孤芳自赏的狭小天地,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伟人的话语激励不同时代的青年,要大胆打破陋习,摆脱束缚,勇敢更新自我,张扬个性,成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新青年”。
    校团委举行“新青年,敢不同”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